《题扬州禅智寺》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看望在扬州禅智寺修养的弟弟时所作。诗的前六句写禅智寺环境清幽,后两句缅想扬州城内的繁华,反衬出寺院的静寂,也反映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题扬州禅智寺》
- 创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作者杜牧
作品原文
题扬州禅智寺1
雨过一蝉噪2,飘萧松桂秋3。
青苔满阶砌4,白鸟故迟留5。
暮霭生深树6,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7,歌吹是扬州8。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 禅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使节衙门东三里。史载其位于蜀冈之尾,原是隋炀帝故宫,后建为寺,居高临下,风景绝佳,是扬州胜景之一。
- 蝉噪指秋蝉鸣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飘萧飘摇萧瑟。
- 阶砌台阶。
- 白鸟指通常为白色羽毛的鸟,如鹤、鹭一类的鸟。故故意。迟留徘徊不愿离去。
- 暮霭黄昏的云气。
- 竹西路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曰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 歌吹是扬州典出鲍照《芜城赋》“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芜城即扬,由此化出“歌吹是扬州”。歌吹,歌声和音乐声;吹,指吹奏乐器。
白话译文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
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
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
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秋。杜牧时年三十五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暗无所视,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牧告假,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此诗便作于此时。唐制规定 “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而离职。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说明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反映了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名家点评
清·袁枚《随园诗话》杜司勛诗“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何其善言扬州也!
近·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结笔写寺之幽静,尤为得神。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着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