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人物誌之——诸子百家,英文名是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代表人物是老子,孔子,孟子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诸子百家
- 外文名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 背景春秋战国
- 代表人物老子,孔子,孟子等
诸子百家
1老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朝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后退隐,着《道德经》(即《老子》);一说即老莱子,或太史儋。《老子》书是否为其所着,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大体反映其思想。即以“道”为核心,说明宇宙本质、构成、生灭、变化,提出“道生万物”、“有生于无”,认为道无状无缘,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但“道法自然”,有本质、规律的含义,提出“反者道之动”,认识到事物的对立与统一及转化与运动,但忽视转化的条件和运动的发展上升特徵。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进取;主张直觉冥想,绝圣弃智;抨击时政,主张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反对战争,认为战乱之源在于人为与物慾;要求回归自然,主张“小国寡民”、“结绳而用”。又有“见素抱朴”、“大音希声”等伦理、美学观点。学说影响深远,为后世各派吸收、阐发。道教奉之为教主,封建统治者曾封之“太上玄元皇帝”称号。
2孔子(前551一前479)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少贫贱,成年后做过管粮草和畜牧的小官。后聚徒讲学,首开“私学”之风,曾任鲁司寇。为抑制三桓家臣权势,定计堕三都(毁三家都邑),结果失败。又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然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又删修《春秋》,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思想上从天命论出发,倡导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仁”即“爱人”,因提倡“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仁”必须合乎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礼”。政治上维护贵族统治,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崇尚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与酷刑。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以及“因材施教”,“不耻下问”等。其学说成为汉以后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一直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其门人将他的言论辑录成《论语》一书,成为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材料。
3孟子(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门人。週游齐、宋、滕、薛、魏等国,做过齐宣王客卿,后不见用,退而着述以终。推崇周制,以继承孔学为志,将其“仁”学发展为“仁政”说。主张省刑薄税,制民恆产。拒杨、墨之学,倡王道政治,以土地、政事、人民为政之三宝,肯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不仁不义不可为君,不可诛之。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认为人有良知良能,只需发挥仁、义、礼、智四大善端,便可以“知天”。又提出不动心、求放心,存夜气、养浩然之气的精神修养途径。另阐述伦理学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天人合一之论。阐发子思之学,继承孔子之说,成思孟学派,为孔学正宗,有“亚圣”之誉。着作有《孟子》十一篇。
4庄子(约前369—前286)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与惠施友善。家贫,曾借粟于人。相传楚威王聘为楚相,坚辞不就。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间本质上无差别。要求人们安时处顺,逍遥自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为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善用寓言,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颇有艺术价值。着作有《庄子》(其中外、杂篇为其后学所作)。
5荀子(约前313—前238)
战国时赵国人,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讳,称孙卿。初游学于齐,齐泯王末年,上书齐相,不用。去齐追楚,齐襄王时返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学长)。公元前 266年,应聘至秦,见秦昭王及秦相范睢。讚赏秦国之政治清明,民风淳朴。后返回赵国,曾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论兵法,约于楚考烈王八年(前255 年),任楚兰陵令。春申君死后,着书授徒以终。弟子甚多,以韩非、李斯和汉初传授《诗经》之浮丘伯最着名。出身儒家,尊崇孔子,又广泛吸取各家精华。其思想「近于法家」,「又有近于墨家者言」(傅山《荀子评注》手稿)。对先秦哲学进行。批评天人合一和世俗迷信,强调「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即人之生理本能,天生好逸恶劳,只有礼法仁义才能「化性起伪」,使之改恶向善。反对「道德之极」。说理透彻,思想严谨。着有《荀子》传世。?
6墨子
即墨翟,战国时鲁国(一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初习儒术,因不满其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其学说与儒学并称显学。曾仕于宋,游于齐,使于卫,屡次赴楚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后客居鲁阳(今河南鲁山),复欲往越未成。反对诸侯间兼併战争,曾自齐步行十昼夜赴?楚止其攻宋,又阻止鲁阳文君攻郑。生平崇尚夏禹,勤劳克苦为他人,摩顶放踵,利天下则为之。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葬」等主张,着有《墨子》一书,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
7韩非
战国时韩国人,出身贵族,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事荀子,曾数次上书韩王安修明法度,不见用。着作传入秦国,得秦王政赏识。后出使秦国,得见秦王。不久,遭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狱中。其学说兼采商鞅、申不害、慎到的观点,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认为治国应「不务德而务法」,重耕战,轻商业,倡言武力统一。反对是古非今,强调独尊法家。他的思想集先秦法家之大成,为专制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着有《韩非子》一书,今有五十五篇。
8李悝
战国初期法家的始祖,曾被魏文侯任用为相,主持变法。经济上主张「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在丰收之年国家要以平价购买余粮,在灾荒之年国家则以平价售出粮食,强调要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之年。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于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的《法经》一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法,现已失传。其言论见于《汉书·食货志》、《晋书·刑法志》等,《汉书·艺文志》着录有《李子》三十二篇,已佚。
9叔梁纥(音he)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生身父。叔梁纥曾是公元前11世纪周代诸侯国——宋国(今河南商邱一带)君主的后代。后来,流亡到鲁国的昌平陬(音zou )邑(今山东曲阜市邹城)。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兼会武功,且又是陬邑的大夫(古代高级官职)。
公孙龙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公孙龙,相传字子秉,赵国人(今邯郸),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20年至前250年间。他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详知。他可能较长时间作平原君的门客。《《吕氏春秋·审应览》载,公孙龙曾与赵惠文王论偃兵。赵王问公孙龙说“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回答说“ 赵国的蔺、离石两地被秦侵占,王就穿上丧国的服装,缟素布总;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以示庆祝。这怎能会偃兵?” 《吕氏春秋·淫辞》说秦国跟赵国订立盟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过了不久。秦兴兵攻魏,赵欲救魏。秦王使人责备赵惠文王不遵守盟约。赵王将这件事告诉平原君。公孙龙给平原君出主意说,赵可以派遣使者去责备秦王说,秦不帮助赵国救魏,也是违背盟约。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 年),秦兵攻赵,平原君使人向魏国求救。涪陵君率兵救赵,邯郸得以保存。赵国的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求增加封地。公孙龙听说这件事,劝阻平原君说“君无覆军杀将之功,而封以东武城。赵国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为相国者以亲故。夫君封以东武城,不让无功,佩赵国相印,不辞无能,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戚受封,而国人计功也。为君计者,不如勿受便。”平原君接受了公孙龙的意见,没有接受封地。公孙龙善于辩论。《公孙龙子·迹府》说,公孙龙与孔穿在平原君家相会,谈辩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晚年,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公孙龙由是遂诎,后不知所终。公孙龙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公孙龙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名家有《公孙龙子》十四篇。今存六篇。《迹府》,是后人汇集公孙龙的生平言行写成的传略。其余五篇是《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以《白马论》最着名。
10慎到
战国时赵国人,又称慎子。学黄老道德之术,与田骈齐名,曾在齐稷下学宫讲学,受上大夫之禄。主张法治,提出尚法必重势,立法虽可因循自然,而行法必赖于威势,其「任势」学说,被韩非所吸收继承。因而后世将其归于法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其「着十二论」,《汉书·艺文志》法家类着录《慎子》四十二篇,现仅存七篇,收入《守山阁丛书》、《诸子集成》。
11申不害
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精于刑名学,提倡治政重术。相韩十余年,令弱小韩国致治,诸侯不敢侵韩。
12公孙龙(约前325~前250)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末年赵国人。能言善辩,曾为平原君门客。他提出了“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命题,认为对于“坚白石 ”,“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强调视觉与触觉的差异故“坚白石二”。又分析一般与个别的关係,强调 “白马”(个别)与“马”(一般)的区别,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公孙龙还提出“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论,强调“名”必须有确定性,此名专指此实,彼名专指彼实。他还就概念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关概念异同关係的重要见解。公孙龙的观点夸大了事物和概念的差别性,否定了事物和概念的同一性,但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诡辩家,其许多观点具有开创性,推动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汉书·艺文志》载公孙龙着《公孙龙子》是研究公孙龙思想的主要资料。
13伯乐
传说古时善相马者。1、秦穆公之臣。曾荐九方堙为穆公相马。一说即孙阳,称孙阳伯乐。2、春秋末赵简子之臣邮无恤(恤或作正),字子良,号伯乐,又称王良,善御马、相马。
14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韩国人。受韩命赴秦,企图以兴修水利消耗秦国力,阻止其吞併别国。其谋为秦所识破,但仍以他主持开凿郑国渠。此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河,长达300余里,修好后溉田4万余顷。遂使“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15李冰
战国末水利家,四川人。秦昭王时任蜀郡守。公元前256—前251年主持修建都江堰,并在四川兴建许多水利工程。
16石申(约前4世纪)
战国时魏国人。天文学家。着有《天文》8卷,西汉后被尊称为《石氏星经》。其中有关121颗恆星的赤道坐标位置的记载,公认是现已知世界最早的星表。为后人进行许多天体测量奠定了基础。
17甘德
战国中期天文学家。楚国人,一说齐国人。与石申测定记录黄道附近的恆星位置,为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据传他测定恆星118座,511个。着有《天文星占》八卷(佚)。后人将其与石申的《天文》合为《甘石星经》。
18扁鹊(约前407—前310)
战国时医药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反对巫术治病,有丰富医疗知识,曾游走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史记》、《战国策》里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他为脉学创始人。
19鲁班
春秋鲁国建筑工匠。公输氏,名般。创製攻城云梯和磨粉之硙等器具。据传又发明锯子等木作工具。旧时建筑工匠尊为祖师。
20宋玉
战国楚辞赋家,后于屈原或称是屈原的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他和唐勒、景差,「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汉书·艺文志》着录宋玉赋十六篇,颇多亡佚。《隋书·经籍志》着录《宋玉集》三卷,已失传。其流传作品,〈九辩〉最为可信。篇中叙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伤,流露出抑郁不满的情绪。
春秋战国时的女人
1 西施
一作先施,春秋末年越国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见于《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明梁辰鱼据此故事,编为传奇《浣纱记》。?
2 郑旦
郑旦是历史上一位与西施齐名且同样具有爱国情怀的刚烈女子。约在公元前490年,郑旦被越王勾践选中与西施,教以礼仪,习以歌舞,献吴王为妃,以迷惑吴王夫差,离间其君臣关係。她们临危受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扮演了使者和间谍的角色。公元前473年,越国军队攻占了吴国都城姑苏,灭掉了吴国。现在家乡人的心目中,郑旦是永远的女中豪杰。他们以她为荣,他们敬仰她。现今鸬鹚湾村仍以郑姓为主,村北临江建有郑旦亭,以纪念这位爱国女子。
3 赵姬(生不详卒于前228年)
赵姬,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出身于富商的家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赵姬原是巨商吕不韦的爱妾,被吕不韦视为至宝,当她怀上了吕不韦的儿子时。被政治思维敏锐的吕不韦送赵姬于异人。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一月,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政,秦国国君姓嬴,便叫嬴政,又因生在赵国,所以也称赵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十九年)帝太后死于鹹阳宫。
4褒姒
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狈退走。后来,褒姒勾结权臣,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之父联络鄫侯及犬戎入寇,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弒,褒姒亦被劫掳。
5郑袖
战国楚怀王宠妃。郑袖美貌而极妒,性聪慧。楚王宠爱魏美人,郑袖设计让怀王割了魏姬的鼻子。传说中,郑袖迷恋三闾大夫屈原而不得遂诬告屈原,令怀王疏远之,将之发配汉北。屈原终身郁郁不得志。郑袖还干预朝政,收受贿赂,放走张仪,令楚国终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