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画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支持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承担高校、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的上海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回响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东校区(在建)、巢湖临床医学院院区等4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20亩。设有16个直属教学机构,6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在职教职医护员工11426人,其中校本部在职教职工1253人,专任教师702人。设有31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943人,全日制研究生3934人,留学生407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63个,专业学位9
- 博士点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35个,专业学位1
-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合肥
- 主管部门安徽省
- 学校官网http://www.ahmu.edu.cn
- 中文名安徽医科大学
- 英文名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 简称安医大(AHMU)
- 创办时间1926年5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医药
- 属性省部共建大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
74所“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
安徽省属重点大学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画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 现任校长曹云霞
- 知名校友刘德培,李广涛,秦伯益,朱仲丽,魏文斌,许嵩,徐恆秋
- 博士后流动站3
- 校训好学力行,造就良医
- 主要院系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基础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等
- 国家重点学科1
- 学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
- 学校代码10366
-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
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 - 附属医院直属医院6所、非直属医院9所
历史沿革
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民国15年(1926年)5月由郭琦元、汤蠡舟等在原亚东医大的校址上(上海市沪军营)创办的东南医科大学。
民国17年春,杭州广济、苏州医大和广州中法3所医学院先后改组或停办,大批失学学生流入东南医大。民国20年,学校改称上海东南医学院,并正式立案。院本部迁至上海真如镇,原校址改作附属医院。
民国26年,日军入侵,校舍尽毁,师生员工挤往在沦陷后的租界——上海萨坡赛路299号院内。
院长郭琦元因担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署负责人随军南下,学校濒于解体。在此关键时刻,众推眼科专家张锡祺教授出任院长,聘请病理学专家叶曙任教务长,他们依靠部分教授及上海、青岛等地校友,筹集资金,重建校舍,张锡祺还以自办的上海光华眼科医院营业收入贴补办学经费,使学校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得以续办。抗战胜利后,学校迁至上海南市製造局路。
民国38年5月,上海解放。东南医学院回响中共中央华东局发出的“面向农村、面向内地”的号召,于当年12月迁安徽怀远县西门岗,以原淮西中学、培德女子学校、民望医院、民康医院及省立中学等处房舍为校址,占地300亩,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
1951年6月22日,华东卫生部批准将该校由私立改为国立,委託皖北行署正式接管,学校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
1952年,学校从怀远迁到合肥市,10月改名安徽医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受到严重破坏。
1968年,学校迁到凤台县农村,停止招生4年,第一附院停办,第二附院被部队占用,附院皖西分院也被国防工办接管,大批教职医护员工下放,人员流散,校舍、设备损失严重,元气大伤。
1970年春,学校迁回合肥。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芜湖医专撤併到安徽医学院,称“安徽医学院总校”,下设蚌埠、芜湖两分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
1973年,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取消“安徽医学院总校”建制,恢复蚌埠医学院,筹建皖南医学院。
1975年,学校新建卫生系,设卫生专业,同年,部队归还第二附院。
1976年,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安徽中医学院,中医、药学两个系连同第二附院划给中医学院,安医只保留医疗、卫生两个系,1所附院。
1978年,安徽医学院定为省属重点大学。
1985年12月,根据安徽省医学教育事业的布局,安徽医学院改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办学条件
教学单位
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486人,全日制研究生3813人,留学生407人,成人本专科生(业余)17721人。在职教职医护员工9614人,其中校本部在职教职工1207人,专任教师67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1%。学校现有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东校区(在建)、巢湖临床医学院院区等4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20亩,直属教学机构16个。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巢湖临床医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医学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
附属医院
学校直属附属医院6所(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附属巢湖医院、附属阜阳医院、安徽省口腔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 - | - |
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 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附属安庆医院(安庆市立医院) |
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 | 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 | 附属妇幼保健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 附属儿童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 |
附属心理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 - | -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4月,该校共有在职教职工373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8.72%,博士生导师178人,硕士生导师1356人。
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骨干教师,卫生部、人事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百人计画”,“皖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校领军人才等30人次。
有16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SCI源期刊任职,6人次担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3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委,1人在亚洲学术组织担任主席,9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10多人获得全国、全省模範教师、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有1个高校高端人才引进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115”科技产业创新团队。1名教授入选“万人计画”第一批教学名师。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皮肤病遗传学创新团队
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学科技创新团队、皮肤病的遗传学研究团队
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技术套用与开发创新团队、抗炎免疫药物的基础与套用研究创新团队、造血干细胞移植创新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4月,该校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建立了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省级重点学科,42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在ESI(基本科学指标资料库)中,该校临床医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
临床医学、药学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6个)
免疫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
心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专业学位点(6个)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省级重点学科(19个)
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口腔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药学、老年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传染病、血液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泌尿外、骨外、普外)、妇产科学等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
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皮肤科、急诊科、麻醉科、病理科等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4月,该校设有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中药学、医事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临床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24个本科专业。跻身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承担高校。
《流行病学》、《临床药理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药理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启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3个项目跻身国家级试点。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项目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临床医学
省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口腔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公共事业管理、麻醉学等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口腔医学等
省级教学团队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卫生事业管理教学团队、《思维与沟通》教学团队、麻醉学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妇产科学教学团队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基础核医学与辐射防护实验中心、病原与免疫学实验中心、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理化中心、机能学实验中心等
省级精品课程实验室生物安全、外科学、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内科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药事管理学、儿科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细胞生物学、卫生管理运筹学、生理学、妇产科学、思维与沟通、儿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全科医学概论、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流行病学等
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药複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4月,该校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香港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係,并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解放军306医院、解放军307医院、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建立临床学院,共建有临床学院50余所,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0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市区。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截至2014年4月,该校成立了临床药理、皮肤病、卫生事业管理等65个省、校级研究所。建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箇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理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人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安徽人群健康与重大疾病筛查和诊断省级实验室、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徽省口腔疾病研究省级实验室、安徽口腔疾病研究省级实验室、消化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人畜共患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病原生物学省级实验室、安徽老年病分子医学省级实验室、安徽内分泌代谢省级实验室等
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抗炎免疫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抗炎免疫中药药理研究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药理(心脑血管)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生物医学基础与套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临床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新药安全评价中心
科研成果
2007年至2012年,该校科技项目总经费达2.54亿元,其中纵向经费达1.99亿元,国家级项目经费占纵向经费的70.7%。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0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以上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9166篇,自然科学类三大检索论文714篇。出版学术着作200余部。2009年至2013年,该校共承担“863”、“973”计画、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近年来保持安徽省属高校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校自然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三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和卫生管理奖各1项。先后以责任作者单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誌》、《自然遗传学》等国际着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複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2008年度,该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5项,总资助经费1018万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1612篇,全国高校排名第49位,进入全国高校50强,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被引92篇223次,全国高校排名第98位,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该校皮肤遗传研究团队发现银屑病易感基因,国际着名杂誌《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线上发表研究成果,这一发现标誌着中国银屑病的易感基因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继2005年和2006年连续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之后,该校徐德祥和魏伟教授领衔再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2001级药理学硕士研究生一科技论文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2009年度,该校自然科学研究排名跃升至安徽省省内第3位、省属高校第1位。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科普奖,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共有246项项目获得资助(含16项横向课题),资助总经费3384.8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9项,总资助经费1038万元;新增1项科技部“十一五”计画重大新药创製专项,1项973计画项目前期专项,1项863计画专项。发现银屑病、红斑狼疮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三项原创性重大成果被国际顶尖医学杂誌《新英格兰医学杂誌》和《自然遗传》刊载。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第44位,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12位,国内论文被引全国高校排名第66位。张学军教授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2011年,该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各类省级奖项16项。发表国内科技论文2302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列第31位,SCI收录文献全国高校排名112位,35篇论文被评为“表现不俗的论文”,8篇论文进入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2010年自然出版指数中国报告》中该校位列中国区第13位,在《自然》子刊《自然遗传》排名上,该校名列全国榜首。共有426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总经费607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97项,资助经费3809万元,立项数和经费数继续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连续10年保持递增,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截至2012年12月,该校发表在《自然遗传》和《新英格兰医学杂誌》的论文已达到17篇。2012年,该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88项,总资助经费4339万元,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青项目资助。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4年6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有各种出版类型的馆藏书刊90余万册,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网路电子版期刊30余万册,为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路安徽省级中心馆。开通了移动图书馆、安装了万方、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知网等中文全文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onMed)书目资料库;ELSEVIERScienceDirect(SDOS)、Nature、SpringerLink、Interscience、EBSCO等外文全文资料库;Biosis Previews(BP)文摘资料库;安装了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和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安装了读秀知识库原文传递系统和济南泉方本地PubMed原文传递服务等。
- 学术刊物
截至2014年4月,该校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及面向全国发行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誌》、《中华疾病控制杂誌》等15种。
学术交流
该校主办了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期答辩与结题验收会、中德複杂疾病遗传学研究论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国际论坛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俊
校长曹云霞
副校长胡志、朱启星、金宗祥
党委副书记刘群英
纪委书记常业军
历任领导
校长 | 党委书记 | ||||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郭琦元 | 东南医大校长 | 1926年5月—1930年1月 | 李广涛 | 党委书记 | 1951年2月—1956年6月 |
郭琦元 | 东南医学院院长 | 1930年1月—1947年1月 | 陈韧 | 党委书记 | 1956年1月—1964年2月 |
张锡祺 | 东南医学院院长 | 1947年1月—1952年10月 | 李广涛 | 党委书记 | 1964年2月—1966年10月 |
张锡祺 | 安徽医学院院长 | 1952年10月—1960年5月 | 崔剑晓 | 党委书记 | 1964年2月—1966年10月 |
陈韧 | 安徽医学院院长 | 1960年12月—1964年2月 | 陆志杰 |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 1970年2月—1971年4月 |
李广涛 | 安徽医学院院长 | 1964年2月—1966年10月 | 杜旭 | 党委书记 | 1971年4月—1973年5月 |
陆志杰 | 革委会主任 | 1968年6月—1970年2月 | 陈韧 | 党委书记 | 1973年5月—1976年6月 |
李培生 | 革委会主任 | 1971年2月—1973年5月 | 张长安 | 党委第一书记 | 1976年6月—1977年8月 |
范瑞峰 | 革委会主任 | 1973年5月—1976年6月 | 陈韧 | 党委书记 | 1976年6月—1977年9月 |
龙云彩 | 革委会主任 | 1976年6月—1977年8月 | 龙云彩 | 党委书记 | 1976年6月—1977年8月 |
刘正文 | 革委会主任 | 1977年9月—1978年2月 | 刘正文 | 党委书记 | 1977年9月—1979年1月 |
程毅川 | 安徽医学院院长 | 1978年2月—1983年9月 | 田玉秀 | 党委书记 | 1979年1月—1983年10月 |
许建平 | 安徽医学院院长 | 1983年10月—1985年3月 | 姚静篁 | 党委书记 | 1983年10月—1988年8月 |
徐叔云 | 安徽医学院院长 | 1985年4月—1985年12月 | 任诗书 | 党委书记 | 1991年3月—1995年8月 |
徐叔云 | 安医大校长 | 1985年12月—1997年9月 | 夏英庭 | 党委书记 | 1995年8月—2003年6月 |
夏英庭 | 安医大校长 | 1997年9月—2001年12月 | 桂宁东 | 党委书记 | 2003年6月—2008年9月 |
张学军 | 安医大校长 | 2003年6月—2014年3月 | 李俊 | 党委书记 | 2008年9月— |
曹云霞 | 安医大校长 | 2014年3月— | ----- | -------------- | ------------------------- |
文化传统
- 校徽
校标图案主体由迎客松、蛇杖和阿拉伯数字“1926”等基本元素组合构成。图案呈圆形,图案内圆上弧为郭沫若所题的中文校名,下弧是安徽医科大学英文全称。其中迎客松代表学校位于安徽省,蛇杖代表学校的医学属性,1926是学校的建校时间。
- 校训
“好学力行,造就良医”是中国着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分别于1933年和1934年为安徽医科大学前身———上海私立东南医学院师生的题辞。
“好学”、“力行”是古贤之言,出自《中庸》。“好学”是“致知”的必经之道,强调的是自觉;“力行”是“致知”的升华之本,倡导的是实践。好学并且力行,方能进入“致知”的“自由王国”。
“造就”、“良医”是两个通俗的现实话语,质朴无华。“造就”是锤鍊的过程,是方法,上承“力行”并将“力行”具体化。
人才的造就有其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是自身修养,它以自觉即“好学”为其主,“力行”为其辅,主辅并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此可称其为内因;客观是外在培育,以教育为其主,养成为其辅,“力行”既有教育的一面,又有养成的一面,它同社会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融合在一起,构成通往“目标”的重要条件,此可称其为外因。主客观并进,内外因结合,就是目标“造就”过程。“良医”即医学教育的目标,是指道高德馨、学富术精的医生,他们应是是德才兼备的人类健康之卫士,当以人民利益为上,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神圣职业。
- 校风学风
求真、求精、求新
杰出校友
李广涛安徽医科大学首任党委书记、院长
秦伯益1949年考入东南医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现为该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主要从事神经精神药理毒理学研究,曾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一项、军队和地方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多项。1998年荣获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
于仲嘉中国当代着名显微外科专家,骨科主任医师,终身教授,世界外科学会会员。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训练中心主任、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名誉主任、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刘德培医学分子生物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
何蕴韶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生部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陈规划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计画项目、863计画项目等多项基金资助,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医师奖,中国医院优秀院长奖,2005-2006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姚志彬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凌文华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院长、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 所长、中山大学卫生干部培训中心 主任。
金会庆曾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民办教育办学优秀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五十杰” 等荣誉。
黄教悌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院泌尿外科病理学系主任。
许嵩中国内地知名创作型男歌手。
(备注杰出校友内容参考资料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校友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