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bū)(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林逋论学问
- 创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处《键余札记》
- 文学体裁文言文
- 作者林逋
选自
宋·林逋《键余札记》
林逋的称号梅妻鹤子
原文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译文
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既然作为一个人就不能不学习,既然学习了就不能不提问。
字词解释
学者求学的人。
独只。
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
方方法,技艺。
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辩诸友跟朋友探讨、分辨。诸:兼词"之于"。辩:探讨,讨论。
实务实在的事情。
盖因为。
则那幺。
得能够。
容容许,允许。
林逋
简介
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溢“和靖先生”。
代表作品
【小隐自题】
孤山放鹤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採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猫儿】
纤钓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山中寄招叶秀才】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园池】
一径衡门数亩池,平湖分张草含滋。微风几入扁舟意,新霁难忘独茧期。
岛上鹤毛遗野迹,岸旁花影动春枝。东嘉层构名今在,独愧凭阑负碧漪。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启发与借鉴
学与问 上文中说,问是为了学,而学又是为了做人,这就把学习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刘开在《问说》中指出“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质疑(引起疑问),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作者从文与学的关係入手,指出“问”的重要作用。至于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明晓)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只,只是)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幺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