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驱寒保暖
中医教你如何驱寒保暖
一、穿戴有讲究
一般家庭居室,室温宜保持在15-20摄氏度。在低温环境中,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很多人一到寒冷季节,就会感觉肩部发紧、酸疼,这和受风、受寒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还未感冒就先出现肩颈酸痛,没等找出原因,发起高烧来,其实这就是受寒感冒的一个明显特征。
,颈部保暖还能预防颈椎病。所以,舍弃那些领口过大的打底衫和针织衫,套上高领衫,裹上厚厚的围巾,才是冬季养生之道。对于女性来说,最忌讳的是露腰露肚子。腰腹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除了手脚冰凉、痛经外,还会涉及妇科疾病。所以,做好腰腹和下半身的保暖工作,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的发生。
二、温水刷牙
根据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三、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按摩穴位有什么好处?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进入冬季,一定要顾护阴液,保养阳气。 中医专家认为,冬天比较损耗阳气,尤其要注意的是养护生命活力,防止热量散发。因为按照中医的说法,冬天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要与天地相应,自然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住。
而进补并不只在冬季,中医进补,四时皆宜。到了冬季,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冬天多进行足浴其实是活血化淤的好办法,但市场上风行的中药泡脚基本没有经过科学依据,所以还是到医院配个药方在家泡脚为宜。
四、冷水洗脸
冬天,面部皮肤由于气温低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涨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五、温暖食物不可少
食物也是最快可以让身体感到暖和的一招,尤其是热腾腾的饮食。如含高蛋白质的热牛奶、温补功效的红糖姜茶,或是西洋的迷迭香茶、肉桂茶,都是取暖的好来源。
六、规律运动效果好
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运动是最好的方式。持续规律的运动养生习惯,可让怕冷者的体质得到改善。运动可刺激肌肉、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