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药莫嫌贫爱富 选药易犯误区
用药不能以新老排名次,以价格论优劣,谨遵医嘱,对症下药才是最重要的。
莫“舍土求洋”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患者到药店买药,总是问店员“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如果有进口药就不要国产药。更有甚者,国内没有上市的洋药,经人介绍,就托亲朋好友从国外带回自行服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洋药会更多进入中国市场,“舍土求洋”者可能会越来越多。这些患者看病心切,不惜花费钱财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是不是不管什么病,进口药的疗效都一定优于国产药呢?非也。
药物所使用的剂量都是经过一定的受试人群,经过严格的医学实验确定的。进口药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是外国人,由于种族不同,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肝脏代谢、酶含量与活性的差异,肾脏的排泄能力也不同,还有个体差异等。例如镇静安眠药,虽使用同样剂量中,国人到次晨就难以唤醒;降血压药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中国人的用量比外国人的用量明显减少。,若不加选择,滥用洋药,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可能因服用不当而影响药效,严重者甚至还可能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若国家尚未对某进口药进行全面审核,仅凭国外临床资料来确定用药剂量,也容易出问题,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一味求“洋”,可能会“得不偿失”。
,也有某些进口药由于原料处理精细,制剂工艺先进,疗效较国产药好。但同样由于剂量标准不同,故患者在使用时一定要慎重,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药事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品种的数量和质量并不比洋药逊色,而且价格便宜,可放心使用,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患者更不必每种药物都“舍土求洋”。
莫“嫌贫爱富”
“一分钱一分货”,这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经验。用这句话来衡量药品的疗效就不一定准确了。对某些药物来说,药价的高低不一定与疗效成正比。比如说,有的药是因为药源珍稀,所以价格昂贵,像麝香、羚羊角、犀牛角等,物以稀为贵;另如人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灵芝、珍珠粉等,虽都可称为贵重药,但并非是具有特效的治疗性药物;又如,有的药品因为合成或制造工艺较复杂,如新型抗生素、新研制的抗癌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等。上述因素决定了此类药品的价格很高,所以说药价的贵贱并不一定是依照药品疗效的高低来定的。
相反,不少药疗效可靠,但价格低廉。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洋地黄药物,如地高辛或西地兰价格仅几分钱一片或几角钱一支却能抢救病人生命。又如心绞痛发作时,一般患者只需口含价格几分钱一片的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心绞痛症状可立即缓解,对抢救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冠心苏合丸、血栓心脉宁、生脉注射液等,这些价格较低的药品在延长冠心病病人寿命,抢救危急病人生命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所以,对某些药物而言,便宜也有好货。患者在买药时大可不必一味“嫌贫爱富”。
莫“喜新厌旧”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治疗同一种病的新药品也层出不穷。有的媒体在宣传时,夸大了新药疗效,对其不良反应却避而不谈,以致社会上不少人认为“新药总比旧药好”,产生了“喜新厌旧”的心理,买药时尽挑新药。
应当承认某些新药与更新换代产品相比,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小,特异性更强。也要看到,多数新药品只是通过了研制期的动物实验和新药临床试验的数千病例观察,还缺乏大量群体和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一些弊端和不良反应可能没有充分暴露出来。,药物上市后,也不像临床试验时那样单一用药,在某些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皮疹、剥脱性皮炎、胃肠不适等。尤其对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如果长期习惯了一种药物,又想要换用一种新药时,切记要慎重,不能草率行事,应该在医生的指导监督下谨慎选用。相比之下,一些老药由于临床使用时间长,疗效确切和不良反应轻等,使用起来可更放心一些。
编辑推荐
金银花去热痱 10种家中必备中药
警惕!这些药“吃掉”维生素
“中药零食”的宜与忌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