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需巧妙结合 养生之一要诀
,当涉及到如何养生,也就是在养生之道的具体实施时,如何处理动与静的关系时,意见就不统一了。
有一种意见认为,要达到养生长寿,就要强调动,只有多动,身体才能健康,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春秋时期有个子华子,他认为“流水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子华子·北宫意问》)。其后,秦国的吕不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发挥,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损为聋。”(《吕氏春秋·尽数》)吕不韦不是医学家,而是一个政治家,但他以自然界的常识进行推论,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需要动,不动则要出现故障,就像不动的树木要生蛀虫,不动的水会生虫腐败。郁滞不动的身体,在头部会生风生肿,形成头痛等,在耳部导致耳聋等。
这种动的思想在养生学中有很大的影响。1975 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批古代文物,其中就有一幅“导引图”。从图形上看,是一张包含44个小图的人体活动图解,旁边注有“熊经”、“鹞背”、“以杖通阴阳”?
等等,这些所谓“导引”,就是仿照动物如熊、鹞等的动作,活动和引伸肢体,以达到动的目的,也就是养生的一种方法。
汉代有名的医生华伦,对这一理论作了医学上的阐发,认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后汉书·华伦传》)。
他提倡“五禽之戏”,也就是一种模仿动物活动的导引法。
此后,主张动以养生者,大有人在,并不断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功法,以锻炼身体。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按摩术,从汉魏六朝以后,隋唐达到高潮。
还有自宋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太极拳、八段锦、十六段锦,等等,从形式上说,几乎都是以“动”为思想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养生方法。
,也有另一种强调以静为主的养生学派。道家是这种养生学派的代表,其始祖老子的思想就极有代表性。老子的《道德经》就说过“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日静”(第十六章)。另一位着名代表人物庄子也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生之道也。”(《庄子·刻意》)对此,明显接受道家思想的古代医经《黄帝内经》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唐代医家王冰训释说“恬淡虚无,静也。法道清静,精气内持,故其气从,邪不能为害。”
也就是说,养生的要旨在一个“静”字,只要能做到虚极静笃,人体内的精气就能内持而不耗损,这样,外邪也就无从入侵,病安从来?《淮南子·原道训》甚至把“静”说成是人的天性“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主张静的养生者所提倡的方法,主要就是我们现时所说的“气功”。古代,没有气功的名,但静坐炼功夫的方法,是由来很古的。例如,《黄帝内经》早就提出一种“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呼吸炼功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并且还具体地提出了某些病的呼吸疗法
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素问·刺法论》)这分明就是现代气功的前身,那时谓之“吐纳术”,也就是通过有意识控制呼吸来炼功的方法。
自是而后,这种吐纳术就不断发展,形成了种种功法,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气功。至现今,气功功法五花八门,真是各显神通,令人眼花缭乱。
那么,就养生学而言,究竟应当以静为宜呢,还是以动合适。古人的不同学派,各有各的道理,也都说得头头是道。现代,主张运动的人经常爱引用18 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并用现代运动生理学的实验数字,来说明运动所引起的生理变化,证明其有利于健康;而主静的气功学派也能同样列出气功炼功后对身体所带来的好处。真是叫人无所适从。有趣的是这种动、静养生的绝对化,在古代就已经有人提出非议。汉代的王充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他既反对静坐养生,说“夫草木无欲,寿不逾岁;人多情欲,寿至于百。此无情欲者反夭,有情欲者寿也。夫如是,老子之术以恬淡虚无欲延寿度世者,复虚也。”但他也反对导引运动的养生法,认为“人之导引动摇形休者,何故寿而不死。夫血脉之藏于身也,犹江河之流地。江河之流,浊而不清,血脉之动,亦扰不安。不安,则犹人勤苦无聊也,安能得久生乎?”(《论衡·道虚篇》)在这里,王充仅仅是以一个思想家的眼光,从哲学的高度来讨论动、静的养生学意义,从人体学的角度严格说起来,他的言论不一定十分中肯。其实,我们这里也很难赞同王充那种既不主张静,也反对动的养生学观点。古人对这个问题,不但从理论上早已有所论述,认为片面强调哪一种方法,走其极端,对养生都没有好处,而且在实践中也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动和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两者在养生学方面所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让我们先来看看静的典型功法,即炼气功。形式上看,炼功人或盘坐,或静卧,呼吸又慢又浅,似乎静到极点。但就炼功而言,其要求是通过调身(姿势)、调气(呼吸)以达到调心(精神)的目的。气功学上要求气血炼到能在全身周流,也即所谓小周天、大周天。如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
就说“徐徐咽气一口,缓缓纳入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而上升泥丸(脑),追动性元,引任脉降重楼(即咽喉),而下返气海。两脉上下,旋转如圆,前降后升,络绎不绝。”这就是“小周天”,也就是说,必须把气炼得在周身环流不息。假如这气不动起来则炼功失败,等于无用,这不是静中有动吗?
再说主张动的养生法吧。以太极拳为例,只见其人不停地伸缩肢体,摇动腰颈,似乎不停地在动作。,不论是炼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或八段锦,都要求炼功人要形神俱炼,此时之精神要求高度集中,摒除各种杂念,以肢体的动作吸引精神,使之随缓慢的动作而把精神集中到一点,舍弃精神集中,则功效大减,达不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就此而言,也正是动中有静啊。
对于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其辩证关系在五代时就已有人有精辟的见解。
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此。闲居而神扰,拱默(即拱手不语)而心驰者,有为也。无为则理,有为则乱。无为至易,非至明者,不可致也。(南唐·谭峭《化书》)这就是说,身体虽劳碌动作,而心能静宁,即可达到“无为”的境界,是养生之道;反之,虽身体安适休闲,而心境孜孜汲汲、胡思乱想,是达不到养生的目的的。
动静需巧妙结合,这是养生之一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