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湖南剧毒鹅膏中毒高发季
健康新闻 2023-09-16 18:20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今年前5月,全省发生10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6月是我省剧毒鹅膏——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等主要中毒时节。今日(27日),湖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野生蘑菇中很多毒性大且难以辨识,市民一定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
“黑煞”:灰花纹鹅膏。
数据:今年前5月全省发生10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前不久,株洲市发生一起蘑菇中毒事件:一对中年夫妇在野外发现了一种白色的蘑菇,采摘了一些回家,大约500克。当天中午就被烹饪端上了餐桌,夫妻俩和家中老人都食用了。不料下午3时左右,一家三口全部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发现不对劲,夫妻俩马上带着老人赶到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急诊室,医生对三人采取了催吐、导泻等急救措施。经初步诊断,三人与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有关。万幸的是,这一家三口中毒不算太深,且医治及时,先后脱离生命危险。
据省民调中心调查和省疾控中心统计,2021年湖南农村居民野生蘑菇防控知识知晓率已达到79.31%,全省发生的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病人数、死亡人数较上年分别下降65.22%、64.18%、27.27%,达到近5年最低。
2022年前5个月,全省发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10起,同比下降56.52%;发病34人,同比下降46.88%;还没有发生死亡病例,三项主要数据继续保持下降的良好势头。
尽管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逐年减少,仍有不少人不顾提醒,冒险尝鲜。
提醒:6月是我省剧毒鹅膏的主要中毒时节
据湖南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我省毒蘑菇有100多种,在误食有毒野生蘑菇病例中,有至少70%由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等剧毒鹅膏引起。近5年来,在我省毒蘑菇中毒事件中,鹅膏菌中毒人数有300余人。
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并且经常成双成对出现在同一片阔叶树或者针阔混交林的剧毒蘑菇,因其一黑一白而被称为“蘑界”的“黑白双煞”。鹅膏菌中毒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肝损伤和急性肾损伤,无特效解毒药。尤其是急性肝损伤型蘑菇中毒患者,有6-12小时的潜伏期,还有极为诡秘的假愈期。治疗初期,中毒者各项指标趋于稳定,让患者误以为病情好转,而一旦进入内脏损害期,各项指标迅速恶化,即使重新就医也将危及生命。即便及时采取洗胃、血液等净化方式进行治疗,也会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死亡,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野生蘑菇辨别困难,至今没有简单的方法来识别可食和有毒蘑菇的形态特征。6月是我省剧毒鹅膏——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等主要中毒时节。值得注意的是,剧毒鹅膏形态具有“头上戴帽有菌盖,腰间系裙有菌环,脚上穿鞋有菌托”等明显特征,市民遇见此类蘑菇千万要躲开。
预防:避免野生蘑菇中毒的最好办法是“三不”
湖南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很多野生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十分相似,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甚至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才能鉴别,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感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想辨别更加困难。很多老百姓根据颜色、气味,或者用银针、大蒜等民间错误方法来鉴别毒蘑菇,这是不科学的做法,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预防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是“三不”——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不采摘:到郊外游玩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即使其看起来与平常食用的蘑菇外形相似。
不购买:请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不食用: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处置:应对误食中毒,这些处理措施值得掌握
湖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如果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很快就会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了减少毒物吸收、争取更多时间救治,在医生救治之前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在等待医生救治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对已经昏迷的中毒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保留野生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