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呢
《钩虫的世界:危害、种类与生活史》
目录:
一、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二、钩虫的种类大解密
三、揭开钩虫的生活史
一、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种名为钩虫的寄生虫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钩虫,这个潜伏在肠道内的狡猾家伙,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让我们深入了解钩虫对人体的危害。
钩虫的幼虫阶段就能致病。当它们钻入皮肤,人们会感受到针刺、烧灼和奇痒感。随后,皮肤上可能出现充血斑、丘疹,甚至形成脓泡。这些症状,大多发生在与土壤接触的足趾、手指等皮肤薄嫩处。
更为严重的是,当幼虫在体内移行穿过肺泡壁时,可能引发局部出血和炎症病变。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甚至咯血。成虫阶段的钩虫更是让人头疼。它们咬附于肠粘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更严重的是,钩虫造成的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眩晕、乏力等。
二、钩虫的种类介绍
寄生在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偶尔也会有锡兰钩口线虫寄生人体。这些钩虫虽然各有不同,但其危害性与前两种相似。犬钩口线虫和巴西钩口线虫的感染期蚴,虽可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但幼虫无法发育为成虫。
三、揭开钩虫的生活史
钩虫的生活史十分独特。它们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氧气环境下,经过约24至48小时孵出第一期杆状蚴。这些幼虫以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为食,逐渐发育为丝状蚴。丝状蚴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也就是感染期蚴。
感染期蚴生活在土壤表层,必须有水膜包围其身体,否则幼虫会死亡。当它们与人体皮肤接触时,体表的温度能使其活动能力增强,通过毛囊、汗腺口或破损处皮肤钻入人体。钻入皮肤的幼虫会进入血管,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移行过程,最终到达肺部或其他组织。
钩虫的生命旅程与致病过程
想象一下,微小的钩虫沿着支气管、气管一路向下,随着宿主的吞咽动作,它们穿过食管、胃,最终抵达小肠。一部分幼虫也可能随着痰被宿主吐出。到达小肠后,这些幼虫迅速成长,经过几次蜕皮,逐渐发育为成虫。从幼虫钻入到成虫交配产卵,这一生命旅程通常需要5到7周的时间。
钩虫的致病性
两种主要的钩虫,即十二指肠钩蚴和美洲钩虫,它们的致病作用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其中,十二指肠钩蚴引发的皮炎较为常见,而由成虫导致的贫血也更为严重。十二指肠钩虫还是引起婴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相对于美洲钩虫,它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不仅与钩蚴侵入皮肤的数量及成虫在小肠寄生的数量有关,还与人体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密切关系。有些人尽管在粪便中检获了虫卵,却无任何临床症状,被称为钩虫感染。而有些人尽管寄生虫数量不多,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被称为钩虫病。
1. 钩蚴性皮炎:感染期蚴虫钻入皮肤后,患者局部皮肤会在数十分钟内出现针刺、烧灼和奇痒感,随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在1-2日内,会出现红肿和水疱,搔破后会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继发细菌感染,则会形成脓疱,最后经过结痂、脱皮愈合,这一过程俗称“粪毒”。皮炎主要出现在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皮肤较薄处,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
2. 呼吸道症状:当钩蚴移行至肺部,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会引起局部出血和炎性病变。患者可能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感染时,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的干咳和哮喘。如果一次性大量感染钩蚴,甚至有可能引起暴发性钩虫性哮喘。
3. 消化道病变及症状:成虫以口囊咬附肠粘膜,可能造成散在性出血点、小溃疡,有时也可能形成片状出血性瘀斑。这些病变深入时,可能累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欲可能增加,但体重却逐渐减轻。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异嗜症,如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表现。这一现象可能与神经精神变态反应有关,可能与患者体内的铁耗损有关。多数患者服用铁剂后,这一现象会自行消失。
4. 贫血:钩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成虫的吸血活动,导致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进而引发贫血。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变慢,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呈现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心慌气促、面部及全身浮肿、下肢为甚、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
5. 婴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婴儿钩虫病还有以下特征:贫血严重、发育极差、合并症多(如支气管肺炎、肠出血等)、病死率较高。
如何区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成虫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简称为十二指肠钩虫。其成虫体长约1cm,圆柱形,肉红色,死后呈乳白色。雄虫末端膨大成交合伞,雌虫尾部末端呈圆锥状。而美洲钩虫的虫体细长线状,活体为淡红色,半透明,死后呈灰白色。前端较细,微向背侧仰曲,顶端有一发达的角质口囊。区分这两种钩虫的关键在于观察其成虫的特征和口囊的形状。美洲钩虫,一种神秘的生物,它的口囊小巧玲珑,呈椭圆形,犹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腹侧前缘呈现一对半月形板齿,似乎在诉说着某种生命的独特密码。与口囊紧密相连的咽管,更是这一生物引人注目的特一。长度约占体长的六分之一,管壁肌肉发达,犹如灵活矫健的运动员。这些肌肉的交替收缩与松弛,不仅赋予其生命力,也使其能够吸取宿主的血液。仔细观察其肠管,我们会发现管壁十分薄,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内缘拥有许多微细绒毛,形成独特的刷状缘,像一把精致的刷子,有效地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扩散和吸收。
虫体的前端隐藏着三组单细胞腺体,每一组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头腺位于虫体两侧,与头感器紧密相连,其开口于口囊两侧的头感器孔。咽管腺包括一个背咽管腺和两个亚腹咽管腺,每个都有其特殊的使命。而排泄腺则与排泄系统相连通,开口于虫体前侧的排泄孔。这对腺体的长度可达虫体后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
雄性美洲钩虫的身体末端更为引人注目。这里有一个膨大的区域,由角质皮层向后延伸形成的膜质交合伞。这个交合伞由两侧叶和一个背叶组成,内部有若干指状的肌性辐肋支撑。这些辐肋按其分布被称为腹辐肋、侧辐肋和背辐肋。交合伞内还有两根从排泄腔伸出的细长可收缩的交合刺,显然这是雄性生殖系统的显著特征。它的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盘曲于肠道一侧。
相较之下,雌性的美洲钩虫略大于雄性,尾端呈圆锥状。其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阴门位于虫体腹侧。至于幼虫,它们更是生命旅程中的新星,带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等待着成长为成熟的钩虫。这一生命的旅程令人着迷,充满神秘色彩和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