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贫血吃什么好
缺铁性贫血:成因、食疗与治疗方法探讨
目录:
一、缺铁性贫血的成因
二、缺铁贫血食疗方法
三、缺铁性贫血的医学治疗途径
四、孕妇缺铁性贫血的食疗良方
五、缺铁性贫血的检测与诊断
一、缺铁性贫血的成因
营养因素:我国饮食习惯以谷物、蔬菜为主,肉类摄入较少,导致饮食中供铁以非血红素铁为主,且含有大量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物质。虽然食物供铁量并不少,甚至超过标准供铁的1倍以上,但吸收率并不理想。尤其在生理铁需求量增加的特定人群,如婴幼儿、青少年、妇女生育期,单纯从食物中很难获得足够的铁,因而发生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和吸收障碍也是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二、缺铁贫血食疗方法
1.红糖桂圆紫米粥:将紫米提前浸泡,与桂圆、糯米一起熬煮,最后加红糖调味。
2.凉拌黑木耳:泡发黑木耳后洗净,焯水捞出,加调料调味。
3.炒猪肝:猪肝切片,加料酒、老抽、生抽腌制后翻炒至断生。
4.瘦肉丸:瘦肉末加面粉调成面糊,加盐,开水煮熟调味。
5.牛奶水蒸蛋:鸡蛋打散,加牛奶、白糖,蒸熟。
6.其他如红枣汤煮蛋、黑芝麻馒头、补血小窝头、红豆浆蒸蛋、菠菜面蒸蛋等也是很好的食疗选择。
三、缺铁性贫血的医学治疗途径
1. 病因治疗: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对原发病的治疗是彻底治愈贫血的关键。
2. 铁剂的补充: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150~200mg。常用亚铁制剂,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避免与茶、钙盐、镁盐等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铁剂,待体内贮存铁量充足后再停药。
四、孕妇缺铁性贫血的食疗良方(略)
五、缺铁性贫血的检测与诊断(略)
当患者无法耐受或吸收口服铁剂时,或是失血速度过快需紧急补充铁质时,选择胃肠外给药是明智之举。常用的药物包括右旋醣酐铁和山梨醇铁,通过肌内注射的方式为患者补充铁质。计算治疗所需的总剂量时,有一个实用的公式: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 g/L)×体重(kg)×0.33。注射的初始剂量为50mg,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加到100mg,随后每周注射2-3次,直至总剂量完成。注射铁剂后可能出现一些轻度且暂时的反应,如局部肌肉疼痛、淋巴结炎、头痛、发热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因此注射时必须具备急救设备和措施。
孕妇缺铁性贫血,除了药物治疗外,食疗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以下推荐几种美味的食疗方案:
花生柯杞蛋:将花生、鸡蛋、枸杞、红糖和大枣一同煮熟食用,每天一次,连续食用10-15天。
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与当归、生姜、山药一同炖汤,每周3-4次,持续30天。
枸杞大枣粥:将枸杞、大枣与大米一同熬制成粥,每天3-4次,持续30天。
阿胶瘦肉汤:将猪肉与阿胶炖熟食用,隔天一次,连续20天。
桂圆桑椹汁:将桂圆和桑椹煮烂后食用,每天三次,每次2-3匙,持续30天。
首乌芝麻鸡:将何首乌、黑芝麻与乌骨鸡一同炖煮,每周一次,连续三周。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需要一系列的检查流程。主要的检查包括:
贫血是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相对复杂,临床上常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作为参考指标。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应大于或等于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状态)应大于或等于110g/L,孕妇应大于或等于100g/L。如果低于这些数值,即可被认定为贫血。
对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特点在于血红蛋白含量低下,男性血红蛋白小于120g/L,女性血红蛋白小于110g/L,孕妇血红蛋白小于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正常范围。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形态呈现明显的低色素表现。血清铁含量、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等指标也有所异常。铁染色显示小粒中的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数量减少。
为了明确贫血的病因或原发病,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大便潜血、尿常规检查等。在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肝肾功能、胃肠X线、胃镜等更加详细的检查,以及生化、免疫学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贫血的治疗与预防同样重要。对于老弱病后体虚的人群来说,更是需要特别注意。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也是关键。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贫血的症状,如面色萎黄、气短乏力、少气懒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请及时就医。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石家庄现代中医血液肾病医院、天津血液研究所等。希望您能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