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为何夺走了乔布斯
医学指导广东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王捷教授
10月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一个让众多苹果迷心碎不已的消息,伟大的天才乔布斯在和胰腺癌抗争八年后,终于不敌病魔,离开人世。除了乔布斯,“肥姐”沈殿霞、“高音之王”帕瓦罗蒂等也纷纷倒在胰腺癌的魔掌之下。胰腺癌为何能击倒这些杰出人物呢?
居高不下的死亡率
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王捷教授说,胰腺癌在常见的内脏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是美国癌症病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占消化道癌症死亡的1/5。临床发现,胰腺癌的发病以男性多见,是女性的2到4倍。高发年龄在40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胰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胆管结石、胰腺炎、胰腺癌以及肝胆疾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大幅升高。胰腺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早期缺乏敏感及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不易被发现。
步步惊心的胰腺癌手术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80%以上的胰腺癌病人确诊时只能进行探查或姑息性手术,能根治者仅占5%~30%。实际上,当胰腺癌患者获得确诊时,十之八九已通过淋巴、血液、神经鞘等向远处转移。有资料显示,胰腺癌患者等到症状出现后,平均寿命只有9个月。而目前尽管经过人类不懈的奋斗,胰腺癌的治愈率也没有大改善。
王捷教授说,其实乔布斯顽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胰腺癌由于早期难以发现,恶性程度高,享有“癌中之王”的称号。更何况,胰腺隐蔽的位置,复杂的结构,对所有外科医生来说,都是个大挑战。这是因为,胰腺的位置非常特殊,它模样细长,只有两三厘米宽,和胃、十二指肠、肝胆等器官做邻居,在胃的后面,腰肌、脊柱的前面,解剖位置深而且复杂。,胰腺由于周围血管丰富,肿瘤生长很快,非常容易向周围的脏器发生转移,而胰腺的头部与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等结构纠结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分开,医生需要切除部分胰腺、部分胃、部分空肠、十二指肠、胆囊和胆总管,是难度最高的腹部外科手术。不过王捷教授强调,现在大医院的专科发展成熟,只要病人前往专科医院接受规范治疗,手术的成功率也非常高。即使是晚期无法进行手术的胰腺癌病人,经过多学科协作的规范治疗,都能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
易被误诊的早期症状
王捷教授介绍,胰腺癌起病隐匿,但也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可循。它的早期症状形式多样,不典型,很多症状与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在门诊经常被当作治疗。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区,这种一般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前后贯穿。如果遇到这样的疼痛,一定要引起警惕。第二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胰体癌、胰尾癌不出现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等症状。消瘦也是胰腺癌很典型的一个症状,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病质。很多病人大便不规律,如果最近一段时间大便突然增多,尤其是吃了油腻的食品后,大便增加,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乏力与食欲不振在胰腺癌中甚为常见,尚可伴有、、恶心等。部分病例可出现和。
亟需警惕的高危人群
胰腺癌这么凶猛,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可就要注意了。一般来讲,的病人发病的可能性很高。糖尿病患者,有胰腺癌家族史,做过胃部手术的患者也要提高警惕。,家族性的患者也是胰腺癌经常光顾的人群。, 40岁以上、肥胖人群都要小心,,这是因为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而糖尿病人又往往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王捷教授提醒说,尽管胰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胰腺癌的灵丹妙药。长期摄取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食物以及熏烤煎炸食品和腌制食品,患胰腺癌的几率会比较高。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几率。,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可减少胰腺癌的发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超重和肥胖;生活规律,减少应酬,坚决杜绝暴饮暴食。,吸烟人群患胰腺癌的几率高,发病年龄会提前。长期酗酒的人,容易患上慢性胰腺炎。而患慢性胰腺炎的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戒烟和戒酒也是预防胰腺癌的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司徒穗铮 通讯员梅枚)
湘120健康网网(www.xiang120.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