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癌筛检 肠癌阳性筛检偏低
台湾人闻癌色变,但对肠癌筛检仍有许多错误迷思。新北市1名居住板桥的退休高中男老师,粪便潜血检查为阳性,但坚持是吃麻辣所造成,拒绝大肠镜筛检,后检查发现竟有9颗肠瘜肉,其中,3颗较大的瘜肉中最大的竟有2公分,所幸及时切除,解除肠癌梦魇。
新北市卫生局健康管理科癌症筛检承办员黄雅励指出,去年新北市结合1,317家医疗机构加入4癌筛检,1至9月总计服务88万9,163人次,其中筛检确诊为癌症的有:571人、150人、457人、301人,目前都已经安排治疗中。
粪便潜血 特异性与敏感性高
不过调查发现,许多民众虽能接受粪便潜血筛检,但是对于大肠镜筛检却多是观望害怕,主要是多数人仍抱持能不要做就不做的心态,除了因为怕痛、怕危险、嫌禁食、清肠等前置准备工作麻烦外,受检者也常因不想面对检查结果,或自觉健康而排斥肠道检查。
造成粪便潜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肠、食物、药物、内外痣、大肠息肉或大肠癌都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依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化学法及免疫法,目前健康署的大肠癌筛检,采取的是免疫法的粪便潜血试验,特异性与敏感性都比化学法高,只针对人体的血色素,不会受到饮食里的血液成份影响结果,包括猪血或是鸭血等,是目前被认为最好的检验方式之一。
4癌筛检 肠癌阳性筛检偏低
台北慈济医院大肠直肠外科医师吕宗儒表示,大肠癌连续6年蝉联癌症发生第1名,近几年罹患大肠的人年龄从60至70岁,下降到50岁以下,且病程发展也较快。其中又以直肠癌年轻化的趋势最为明显,主要跟生活、饮食习惯逐渐西化有关。
特别是政府积极推动4癌筛检计画,希望能降低乳癌、口腔癌、子宫颈癌,以及大肠癌的发生风险,但根据台北慈济医院调查发现,民众参与大肠癌筛检个数明显高于另外3种癌筛,筛检出癌前病变数,以及癌症数者也是4癌最高,但阳性者后续追踪完成进一步筛检的比率(完追率),却仅约6成,明显偏低。
肠瘜肉癌化警讯 需追踪治疗
基本上,0至1期大肠癌治疗5年存活率高达8成以上,第3期大肠癌5年存活率则下降不到6成,因此早期发现治疗非常重要;不过对肠癌筛检,有部分民众仍是不愿坦然面对,门诊中有1名70岁的李姓老翁,其家人多次建议他参与大肠癌筛检,他都以“没病做什么检查”为由拒绝,日前因腹痛到医院求诊,经检查后,发现是罹患大肠癌引发肠阻塞并发症,才后悔当初没有听家人的劝告。
由于大肠癌主要是由大肠内的瘜肉癌化所造成,在进行大肠镜检查时,若发现病兆或瘜肉,可直接取样做切片或是进行预防性切除,避免癌前病变的威胁,尤其大肠瘜肉是肠道的无声杀手,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到发现异状,往往已经是2、3期,千万不可小觑。
医师提醒:
肠道健康应从年轻注意起,而完整的肠道筛检应包括:粪便潜血检验、肿瘤标记(CEA),以及大肠镜检查;平日除要多摄取蔬果等高纤维饮食,并养成规律排便及运动的习惯。目前台湾卫福部补助50岁以上的民众,2年1次免费粪便潜血筛检,未满50岁的民众,如果有家族史也应及早检查,千万不可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