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早筛新趋势 基因检测揪癌踪

癌症预防 2023-09-16 19:32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10月14日,由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爱康集团、众安保险协办的“第三届西湖对弈癌症早期筛查与防治跨界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旨在通过对癌症早期筛查与防治的探讨交流,促进我国癌症预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七成大肠癌确诊时已是晚期

  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记载,中国40到74岁的人群中,大约有1.2亿人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其中至少有600万人肠道里肠癌或者是早期癌前病变,2015年中国每三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肠癌。

  面对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持续增长的现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蔡三军、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诺辉健康首席科学家陈一友在此次论坛上共同发布了最新版《中国大肠癌白皮书》。据白皮书显示,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第五位。

  大肠癌是非常明确的有预防和筛查效果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但目前我国临床上大肠癌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5-10%,60%-70%的大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Ⅱ期或晚期。

  “无症状”是大肠癌的隐身衣,早期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便血症状又与痔疮有些相似,很容易被忽略,加上传统肠镜检查准备繁琐、侵入性强,人们往往对此感到恐惧,这使得中国无症状人群的肠镜检测率低于1%。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患者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基因检测早5年发现肠癌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教授介绍,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较长,从增生性病变到腺瘤、癌变、临床期癌以致晚期肿瘤是一个10年以上的过程,因此给了我们预防的机会。早期诊断从癌上来讲90%都可以治愈,标准是治疗以后5年没有复发、没有转移。建议40岁以上男性、35岁以上女性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筛查,中低危人群2-3年做一次即可。

  目前较多采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大便隐血、乙结肠镜、纤维结肠镜、CT-MRI 模拟肠镜、粪便DNA检测。“传统的肠镜检查前需空腹1-2 天后服泻药作肠道准备,痛苦且不方便,还影响工作,作为大肠癌的初筛,人群接受率很差且成本较高。”赵平教授说。

  近年来一种既高效又便捷的大肠癌筛查方式——粪便DNA基因检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美国2016年肠癌指南中,把粪便DNA基因检测列为肠癌筛查的7种办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检测从粪便中进行肠癌脱落细胞中变异基因,对早期大肠癌癌变筛查非常有优势。患者只需要提供粪便作为检测样本,通过分析粪便中的遗传物质(粪便DNA),可以检测出直径1厘米以上进展期腺瘤和肠癌病灶,及时发现早期肠癌基因突变。

  粪便DNA基因检测技术具有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无创、检出率高等优点,比医院确诊早5年发现肠癌。为不愿做肠镜的人提供了一种高效、简易的方法,做到足不出户,防癌于未然。

  互联网+基因检测,提供高发癌症居家早筛

  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表示,治疗癌症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诺辉健康开发出符合中国人基因特征的癌症早筛技术,方便用户居家筛查。筛查过程从样品的送检到检测报告的送达,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客户可足不出户居家根据产品说明进行无痛采样,随后将样本免费快递寄送至诺辉检测中心,即可在10个工作日内收到检测报告,报告由国家卫计委认证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出具。

  同时,公司将布局中国人群大数据收集和人工智能,目前已有5~10万量级的粪便DNA样本库,计划在2~3年内将样本扩大至百万级,并开发下一代更加精准和便捷的癌症早筛技术。

  诺辉健康CEO朱叶青强调,“接下来要和中国癌症基金会合作,在全国近80家医院大力推广早期癌症筛查技术,让更多的医院、人了解这个技术,并推广这个技术。”

  

以上内容仅授权湘120健康网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