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早期肺癌只需一滴血
以后,诊断早期只要患者的一滴血。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入选国家最新一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选,他于2011年联合中科院等单位申报的“基于纳米技术的肺癌早期检测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现阶段对于的排查主要是(PET),需要将带有正电子标记的药物由静脉注入人体,然后接受仪器的检测。但PET检查的费用很高,而且检测的正确率仅在30—40%左右。汪联辉教授的联合团队将纳米技术、芯片技术、量子点等生物光电子领域的技术做成了一种纳米生物传感器,运用到癌症的前期筛查上,那样不仅提高准确率,还大大降低成本。
汪联辉向记者介绍,纳米生物传感器的核心元件只有指甲盖大小,但是里含了量子点、微流控芯片、捕获探针、识别探针等。其中的材料量子点是一种纳米发光材料,被广泛运用于纸币防伪。
和传统的由有机染剂制成的医用检测发光材料相比,量子点的荧光持续时间长、变化丰富,不但其作用时间是有机染剂的100倍,而且,同一个蛋白质分子更可结合多个不同颜色的量子点形成独特的彩虹标记,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血清里面有几万种物质,捕获探针像一个抓手一样,先要抓住血清里想要检测的蛋白;接着,带有量子点的识别探针对其进行特异性识别,最后,这些附在探针上的标志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现原形了。”汪联辉解释。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率最高的,仅有10%的三期患者可以治愈。有研究表明,早期肺癌的治愈率是85%。也就是说,肺癌不是不能治,只是发现得太晚没法治。”汪联辉说,这项检测如果运用于临床,现行肿瘤检测的正确率从30%跃升至85%,拥有荧光显微镜的普通就能实现癌症的排查,人均检查费不到100元。
目前,该项目正在与国内最知名的两大肿瘤治疗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进行合作。
(责任编辑:卜瑞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