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子宫内膜癌初筛

癌症预防 2023-09-16 19:32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在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等)人群数逐年上升,故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如何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并诊断子宫内膜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做一简要概述。

  1、筛查人群

  目前国内的专家共识尚不建议对于子宫内膜癌平均风险、无症状女性进行常规筛查,建议对于子宫内膜癌高危风险女性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

  子宫内膜癌的13项高风险因素

  (1) 年龄≥45 岁。

  (2) 糖尿病。

  (3) 肥胖。【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正常值为18.5~23.9kg/㎡,24~27.9 kg/㎡为超重,>28 kg/㎡为肥胖】

  (4) 高血压。

  (5) 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

  (6) 。

  (7) 功能性(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

  (8) 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

  (9) 初潮早。

  (10) 、不育。

  (11) 他莫昔芬治疗。

  (12) 肿瘤家族史(尤其是内膜癌或肠道肿瘤)。

  (13) 卵巢和病史。

  2、筛查时间间隔

  目前建议高危人群每年筛查。

  3、筛查方式

  子宫内膜刷:非月经期及阴道出血量少时应用子宫内膜刷进行子宫内膜取样,制片方式建议使 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法(ECT)

  经阴道彩超: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均质度及血流状况作为初始评估和辅助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

  4、子宫内膜细胞学评价系统——共5类

  ①不满意标本

  ②未见恶性肿瘤细胞

  ③意义不明确的型细胞

  ④可疑恶性肿瘤细胞

  ⑤恶性肿瘤细胞

  5、筛查结果的临床处理

  ①不满意标本: 2~3个月重复细胞学检查。

  ②未见恶性肿瘤细胞:

  后妇女:绝经后反复阴道流血或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5mm,建议宫腔镜检查。

  育龄妇女:有阴道流血症状或超声子宫内膜增厚时,可先试用孕激素治疗,如果治疗无效者,建议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炎患者:可先行抗炎治疗,消炎后复查。

  无症状、超声子宫内膜无明显异常者:12个月后复查。

  ③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细胞:

  无症状女性:6个月后复查子宫内膜细胞学。

  绝经后妇女:绝经后反复阴道流血或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5mm,建议宫腔镜检查。

  育龄妇女:有阴道流血症状或超声异常(内膜不均,异常血流信号,明显占位等),建议行宫腔镜检查。

  ④可疑恶性肿瘤细胞:应即行宫腔镜检查 + 分段诊刮取得子宫内膜组织,根据病理结果再进一步进行临床治疗。

  ⑤恶性肿瘤细胞:应即行宫腔镜检查 + 分段诊刮取得子宫内膜组织,根据病理结果再进一步进行临床治疗。

以上内容仅授权湘120健康网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