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饮食容易诱发食管癌 饮食预防是关键

癌症预防 2023-09-16 19:32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日的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而我国是食管疡高发地区,也是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但近年来发病者的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的比例为1.3:1,并且北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南方。对于食管癌目前的高发状况,专家提醒:大家应提高对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含量与食管癌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热辣饮食容易诱发食管癌

  吃火锅不蘸麻油碟,喜欢从沸腾的锅里夹起菜就往嘴里送,又辣又烫,吃起来特别过瘾;每天一到办公室就冲一杯热茶,水稍微凉一点就要加开水;平时吃饭,也喜欢喝很烫的汤……52岁的陈某人最近因为食管癌住院治疗,告诉他,患病和他爱吃热烫食物的习惯有关。

  专家说,食管癌与个人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长期吃热烫食物是诱因之一。重庆人喜欢吃火锅,如果夹出菜能冷一会儿,放凉一点再吃,就不容易伤害到食管了。

  人们常说“男子吃饭要如虎”,不少市民认为,吃得快、吃得多表示身体健康,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专家说,除了长期吃热烫食物,食物太硬、吃饭狼吞虎咽进食速度太快、嚼得不细等习惯,也容易诱发食管癌。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时,会要求小孩吃饭加快速度。目前流行的拓展训练活动,也要求参加者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这种方式并不健康。

  除了吃东西的方式,吃的食物也有讲究。研究表明,酸菜、隔夜菜等产生亚硝酸盐,霉变的食物,也容易诱发食管癌。饮食结构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动物蛋白,也可能出现问题。

  食管癌的预警信号

  一、吞咽有感。在食管癌发病早期,患者在进食时,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随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梗噎感,尤其是在吃类似烙讲、干摸或其它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发生。

  二、食管内有异物感、滞留感。患者在饮水或咽下食物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和滞留感,还有的感觉有米粒或菜叶贴在食管上,咽不下去,但天感,进食之后则消失。

  三、咽喉有干燥、紧迫感。患者在下咽食物时,感到有困难,并伴有轻微疼痛,觉得喉咙发干、发紧,尤其是在吃粗糙的食物时,症状更加明显,这种症状的发生还常与患者的情绪波动有关。

  四、胸骨后和剑突(心口)下疼痛,这种症状在患吝中较为多见。患者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或创突下有轻微的疼痛,其性质可呈饶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其疼痛的程度和食物粗糙、灼热程度有关,进食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五、食管癌患者出现,尤其是吐出泡沫状粘液,或米饭、米汤吃不下时,其情况比较危险,这是食管癌进入到中期酌信号,如果出现、或体重下降,则是进入晚期的信号。

  专家给出以下6种科学饮食预防食道癌方法

  ⑴维持营养均衡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与食管癌有关系。蛋白质缺乏会出现食管粘膜增生,容易恶变;脂肪缺乏时有碍必须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影响健康和降低免疫功能。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烹调中常破坏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⑵药物预防

  患食管癌的病人常缺乏铁、钼、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和、B2、C,应遵循医师指导进行药物预防。

  ⑶积极治疗食管疾病

  患食管炎、白斑、、憩室、等,由于组织学改变、功能变异、局部受刺激,容易恶化形成癌症。一定要密切观察、积极治疗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⑷提倡饮茶

  要提倡饮茶。绿茶能防癌,并对心血管病等有利。但不主饮,最好是“品尝”,要少量多次有效的饮于体内。当妊娠、哺乳、发热、出血和患胃肠病时则不或慎饮。

  ⑸少吃刺激性食物

  食管是一切饮食经过的器官,食物在食管内成团,有序进入胃内消化。要细嚼慢咽。唾液由三种腺体分泌,与食物充分混合后,能促进消化,水解或麦芽糖等;稀释、溶解食物,增强味觉;粘蛋白能润滑食物,便于吞咽;中和有毒物质和杀菌。

  狼吞虎咽会使食管受损。不吃过热、过硬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否则口腔、食管和胃黏膜都会被损害。刺激性食物还包括浓茶、浓咖啡、烈性酒等。要注意口腔卫生。口腔病变都对消化不利,如有感染也容易蔓延到食管。

  ⑹拒绝致癌食物

  亚硝胺与食管癌的关系密切,霉菌能增强亚硝胺的致癌作用。要禁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市售的咸鱼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饮水要注意水源,自来水也要防被污染,否则也会致癌。不吸烟。

  吸烟的致癌面广,形成癌症可引起消化、呼吸、泌尿系的癌症。不酗酒。长期大量饮酒难免不食入致癌物。有的酒含亚硝胺、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还有醛醇等间接致癌物。

(责任编辑:王慧明)

湘120健康网网(www.xiang120.com)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内容合作请联系:湘120健康网或湖南健康网

湘120健康网网(www.xiang120.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