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为肝癌时做哪些检查

癌症预防 2023-09-16 19:33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源也,即发生的原地,癌症由肝部最先发生的,叫;由身体的其它部位向肝脏转移而成的,叫继发性肝癌。 肝癌在病理上的分型:浸润型:向非癌部份呈伪足样生长或与伪小叶置换性生长,易形成门静脉瘤栓;膨胀型:有包膜,向非癌部位呈压挤样膨胀性生长,结节内有隔壁,各部组织型一致;混合型:由膨胀型向浸润型变化或两者并存。组织学分为肝细胞型:多见,约占80%~90% ;胆管细胞型:较少见,发展缓慢,病程较长,预后较好;混合型:较少见。转移途径:以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最常见,侵犯门静脉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肝外多通过血道、淋巴道和种植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其次为骨、脑、肾、锁骨上淋巴结等转移。 如果怀疑肝癌,可以作以下:   

    (一)生化检查 1、检查:肝癌患者应作肝功能检查,多数正常,伴有时可出现肝功能损伤,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损害仅见于晚期病人。 2、肿瘤标志物检查 (1)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目前常用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特别应用在早期亚临床肝癌的诊断并及时手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肝癌手术、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疗效及预后判断、动态测定血清甲胎蛋白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2)蛋白(SF):是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志物,血清铁蛋白的浓度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肝硬化存在与否,肝脏铁的贮量及肝瘤大小有关。文献报导血清铁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阳性率50.8%~88% ,若甲胎蛋白与血清铁蛋白联合测定,任何一项阳性作为诊断指标阳性率达92.1%,尤其在甲胎蛋白低浓度及阴性时血清铁蛋白测定颇有意义,故血清铁蛋白与甲胎蛋白综合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3、血清测定 (1)、碱性磷酸酶:肝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多增高,阳性率65% ,超过金•阿氏单位时无出现,或有梗阻性黄疸而碱性磷酸酶不成比例地增高,提示肝癌的可能。 (2)、r一谷氨酰转肽酶(r –GT):肝癌病人阳性率为84.2%~91.2%,此酶的增高可能主要来自肿瘤本身。 (3)、同工酶:同工酶的测定有乳酸脱氨酶(LDH)同工酶测定,原发性肝癌时LDH5活力增高。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波检查 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B超采用超声断层显像,声像图上表现为周围有明显反射光点、光团、光带的癌瘤实性暗区。超声波诊断操作简便、无创伤、分辨能力较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定位有一定价值。且由于它价格低廉,诊断快速,使它成为目前检查肝癌的首选方法,缺点是小于一厘米的病灶难以分辨,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 彩色多普勒检查原发性肝癌,由于肝癌血运丰富,在肿块内部或边缘上极易显示动脉血流。周边血流可呈彩色花篮样,有时可见动脉深入到肿瘤内部,并进一步分支。 2、CT检查 CT检查分辩率高,能发现较小的肿瘤,对肝癌的诊断有实用价值。缺点是价格昂贵。CT是利用X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 CT肝癌表现与大体病理形态一致,平扫多为低密度,少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外形不规则呈球形或结节形,边界模糊。增强扫描表现为低密度区略缩小,境界变得较为清楚。肿块中心部位常因肿瘤组织坏死囊变形成极低密度区。肿块可单发也可以多发。对于弥漫性肝癌早期CT不易发现。 3、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是检查肝癌新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定性与CT相妨——约95% ,同样是价格昂贵。肝癌结节一般呈T1加权像上的低信号,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其特征性影像为病灶内出现粗大引流或供血血管的流空信号,该信号提示有动静脉短路形成。此外,MRI对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显示十分敏感。 目前一般先行B超检查,发现问题再用CT或核磁共振复查鉴定。

   (三)肝穿活组织检查  可在B超或同位素定位下穿刺活检,阳性率76.1%~92.3% ,另外可抽查找癌细胞,转移淋巴结活检,剖腹探查取活组织检查。这里补充一点,本书中的患者陈某,当年手术探查时切片活检也找不到癌细胞,但临床证实他当时已属晚期肝癌。

(实习编辑:纪桂元)

上一篇:乙肝病人警惕肝癌 下一篇:AFP与肝癌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