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癌症预防 2025-02-24 09:13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甲亢心脏病的治疗及其注意事项

一、治疗

1. 控制甲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尽快控制病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放射性碘治疗。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甲基咪唑(他巴唑)、丙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等。根据甲亢症状,应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当症状得到控制时,可转为适当的维持量。

(2)放射性碘治疗:对于甲亢性心脏病,尤其是器质性病变的甲亢,为防止复发,推荐放射性碘治疗。对于老年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也可选择碘治疗。而对于年轻人、孕妇或疑似甲状腺癌的患者,则不建议使用。具体方法为先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待症状减轻、心功能基本恢复后,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3)手术治疗:一般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于疑似甲状腺癌、胸部扩张的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和有压迫症状的患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术前应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基础代谢率。

2. 治疗心脏病:

(1)治疗甲亢和心力衰竭:主要原则是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减少水钠潴留。首先需卧床休息、限制钠盐和水摄入、间歇吸氧。在选择强心苷类药物时,需与抗甲状腺药物配合使用,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治疗剂量和给药方式。还需注意防止强心苷药物的毒性反应。对于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口服为主、从小剂量开始、注意预防低钾血症等。

(2)治疗甲亢合并心房纤颤:部分甲亢患者的心房纤颤在甲亢控制后可以恢复窦性心律。对于长期发生房颤的患者,可酌情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必须与抗甲状腺药物同时使用,谨慎与强心苷类药物联合使用。部分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或进行心律转复。

二、注意事项

1. 早期诊治: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治至关重要。

2. 综合考虑: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以促进康复。

针对甲状腺亢进患者的心律失常,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药物治疗措施。奎尼丁、维拉帕米(异搏定)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用于药物转复治疗。尽管胺碘酮在某些情况下治疗甲亢房颤的效果令人满意,但在使用碘剂治疗甲亢时,我们需要谨慎,除非房颤症状确实严重且其他治疗手段无效。对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控制后仍然顽固的房颤,复律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之后可以用少量奎尼丁维持治疗效果。如果病人之前服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必须在复律前停用。除非患者有栓塞史、二尖瓣膜病变等严重情况,否则一般不会在复律治疗中常规使用抗凝剂。复律前和复律后的抗凝剂使用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对于甲亢房颤引起的栓塞,虽然文献有报道,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通常只在有栓塞史和年龄在65岁以下的患者中使用抗凝剂。

当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出现心绞痛时,有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后,心绞痛症状可能消失。部分患者通过使用扩张药物也可以改善心绞痛症状。在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同时患有动脉硬化性心绞痛时,我们应遵循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对于危重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我们可能需要使用甲基咪唑、利舍平、安他唑啉等药物。当地尔硫卓必要时,其中量镇静药的应用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间歇吸氧,积极抢救,预防心力衰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随着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的缓解,大多数患者的心脏状况会逐渐改善或治愈,房颤可能自发转化为窦性心律。

在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方面,我们不建议用强心苷治疗甲亢患者的心动过速,而应使用儿茶酚胺阻滞剂等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更适合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其他心脏病患者,也用于术前准备阶段和甲状腺放射性核素碘治疗。但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如心力衰竭、心动过缓、房间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等。

预后方面,大多数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在治愈后,心脏病症状也会逐渐消失,心脏功能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心脏病变不可逆,留下永久性心脏增大、心律失常等问题。个别患者可能因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当而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对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的治疗,我们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预后。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