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癌症预防 2025-02-24 11:54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虽然发病机制各异,但它们导致的吸收不良症状在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上却呈现出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矿物质和电解质的吸收障碍方面,更是有着共同的表现。

吸收不良的综合症状包括:

1. 腹泻是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主诉,常由未吸收的营养物质影响肠道功能所致。糖在结肠中的发酵会引发腹胀和食欲不振,水分吸收缓慢会导致夜尿增多。慢性炎、肠梗阻性病变或肠缺血患者常见腹痛。

2. 由于营养吸收不足和食欲不振,患者往往会出现体重减轻、疲劳、水肿等症状。长期营养不足可能引发恶性疾病。严重腹泻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病程延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和生长发育障碍。

3. 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方面,如铁、叶酸或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能引发贫血,脂肪吸收不良则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和低凝血酶原血症引起的出血倾向。长期缺乏维生素D、钙和镁可能导致手足抽搐。脂肪腹泻患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症或病理性骨折。

接下来,我们重点讨论主要营养素吸收不良的特殊表现。

糖吸收不良是一种常见症状,当小肠粘膜刷状缘乳糖酶缺乏时,牛奶中的乳糖无法完全水解和吸收,导致糖吸收不良。其临床表现被称为糖耐受不良,症状包括进食乳制品后的渗透性腹泻、水样粪便、腹部不适、腹胀等。一旦停止进食乳制品或去除不耐受的糖,腹泻症状可迅速缓解。实验室检查如粪便pH、还原糖测定、糖-呼气试验等可帮助诊断糖吸收不良。双糖酶缺乏的儿童可能只有实验室检查异常而无临床症状。未吸收的糖会增加肠腔内的渗透压,引起渗透性腹泻,部分糖在回肠远段和结肠内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导致水样腹泻等症状。

脂肪吸收不良也是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患者的粪便特点是脂肪腹泻、粪便量大、颜色浅、有油臭。这些症状主要是由脂肪吸收不良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所引起的。

无论是糖吸收不良还是脂肪吸收不良,其临床表现都涉及到肠道功能的紊乱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对于这类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长期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吸收不良问题引发的身体危机

在我们的生活中,吸收不良可能会悄悄地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它不仅会导致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性贫血,还会引发低蛋白血症、口腔炎以及生长发育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当我们在实验室进行脂肪吸收检测时,可能会发现粪便中的脂肪滴或脂肪酸增加。通过脂肪吸收试验,如果脂肪吸收率低于90%或者粪脂肪量超过6g,就可能提示脂肪吸收不良。通过口服碘油后测量尿碘排出量,如果尿碘低于1∶8,也表明存在脂肪吸收不良的问题。

蛋白质吸收不良同样值得关注。单纯蛋白质吸收不良较为罕见,通常发生在肠粘膜广泛受损时,伴随脂肪或糖吸收不良。其临床表现包括粪便颜色浅、皮肤异味以及与低蛋白血症相关的症状,如水肿和腹水。在实验室检测中,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降低,无尿蛋白增加,也是蛋白质吸收不良的重要线索。

吸收不良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还会直接引发一系列身体反应。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延迟、面色苍白、舌炎、腹胀以及产气增多引起的不适都是其表现。腹泻也较为常见,特别是脂肪消化不良的情况下,粪便颜色浅、软、油泡、量大且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饮用牛奶后突然腹泻,伴有腹胀和产气,往往表明儿童缺乏乳糖酶。

营养缺乏的范围和程度与原发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胃肠道的区域和大小有关。许多吸收不良的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可能是由于缺乏铁导致的小细胞性贫血,或是由于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导致的大细胞性贫血。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坐立不安、睡眠不安、易受刺激等。缺乏D钙可能会导致惊厥、手足抽搐以及骨骼和牙齿发育迟缓。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会导致凝血酶原减少,引发皮肤紫癜和出血倾向。而蛋白质吸收不良则会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通常出现在下肢。

值得注意的是,吸收不良可能继发于某些疾病,如胆梗阻、黄疸、胃肠炎、肠切除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吸收不良。对于出现吸收不良症状的患者,还需要关注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吸收不良问题不容忽视,它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持身体健康。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