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以防癌!真的吗?

癌症预防 2017-04-19 12:27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运动已被视为主流预防医学重要的一环。运动生理专家起码可以列举出十种理由,告诉你运动的种种好处: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骨骼钙质退化、防癌……

  主流预防医学大力提倡运动的重要性,但台湾“篮球教父”钱一飞、“撑竿跳之父”许振芳先后传出罹癌。运动真的能防癌吗?

  下午7点,大批赶着下班的车辆、人潮展开冲锋对决。健身房里,也是撼声擂动。“赫!赫!”教练对着学员高声嚷道:“先给他一记右勾拳,再伸长左腿来一个后空踢!”才不过十来分钟,学员个个气喘如牛,汗如雨下。

  运动已被视为主流预防医学重要的一环。运动生理专家起码可以列举出十种理由,告诉你运动的种种好处: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骨骼钙质退化、防癌……

  系上防癌安全带

  当各种癌症病例多如牛毛,台湾卫生署统计,从1982年以后,癌症一直高居十大死因的首位。台湾每年有高达6万3千人以上被诊断罹患癌症,平均每8分15秒新增一名癌症病患,病患与家属都饱受煎熬折磨。

  癌症是经过长期累积潜伏形成的慢性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但医学上最直接的说法就是“细胞基因突变”。

  前台大医院病理科医师李丰曾以“癌症病友”的身份为文指出,“会把身体里的细胞折磨成癌细胞,往往是经年累月用错误观念行事的结果。”

  预防胜于治疗,降低罹病风险,早已不容争辩。翻阅各种医学文献报告,几乎在所有医疗专家列举的防癌注意事项中,都一定有这么一条:做适度规律的运动。

  专家指出,运动虽不保证一定不会生病,但起码可以降低罹癌风险。就像坐车绑安全带,虽不保证不会出车祸,但至少减低了受伤的危险性。

  根据1989、1993、1994年美国医界先后发表的三份文献,提出一个相同的论点:适当单次的运动可以增强“自然杀手”(Natural Killer)细胞的活性,这些吞噬性的淋巴细胞可增进血液中的抗体,担任防卫身体的第一道防线,进行捕捉、抑制、解除或转移肿瘤细胞的能力。

 密西根大学医学人员设计了一组职业风险评估机制,获得一个结论:长期采取坐姿工作的人,由于肠胃缺乏蠕动,肠内容易孳生细菌和毒素,甚至造成堵塞,得到结肠癌的机率较高。而身体活动量大的人,机率相对较小。

  至于预防,运动时吸入大量的氧气进入呼吸系统,充分提高并强化肺部细胞的运作功能。

  为了乐趣?还是受苦?

  如果运动可以防癌,为何还有诸多例子显示,运动选手仍逃不过癌症的侵蚀?

  加拿大的路跑选手泰瑞法克斯,罹患骨癌被迫切除右腿,满20岁生日后不久,因为癌细胞移转至肺部过世。

  1970年,在医生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芝加哥小熊队的足球明星布莱恩?毕克罗死于睾丸癌,享年只有26岁。

  赢得“环法赛”冠军的国际知名自由车选手蓝斯?阿姆斯特朗,在事业日正当中的阶段被医生宣告罹患睾丸癌。

  关于这点,曾获“世界最佳运动员”殊荣、亚洲“飞跃羚羊”称号的纪政感触最深,她曾公开表示:“癌症是运动选手的天敌之一。”

  阿姆斯特朗在他愈后出版的自传《重返艳阳下》(It“s Not About the Bike —My Journey Back to Life )描述:

  身为一个自由车选手,你必须紧踏踏板,以每小时20~40英里的速度,时复一时、日复一日地横越各大洲。选手们每天消耗6000卡路里及10~12公升的水,为了补充养分及水分,在比赛进行中,必须边骑边喝下大量的水,同时狼吞虎咽地吃下糖果甜食。在车队高速行进中,你必须全神贯注,奋力向前冲,绝不能停下来,连上洗手间、穿雨衣的时间都没有。当你踩着自行车奋力攀爬的时候,一分钟就如同一个月漫长,彷佛让人觉得那是人世间最漫长的竞赛。

  曾有人问起这位金牌选手:”长时间骑车到底带给你什么乐趣?“阿姆斯特朗不假思索回说道:”乐趣?我骑车不是为了乐趣,而是为了受苦。“

  运动员的天敌

  台湾文化大学运动教练研究所所长江界山依据运动生理医学解释,像蓝斯?阿姆斯特朗这种职业选手根本已不能算是”运动“,而是让身体长期忍受极度的高压力,每天骑自行车反复摩擦刺激同样的部位,再加上体温经常维持在高温,身体过度操练的结果,如果没有足够的修复,这种压力足以让人生病。

  年轻时曾是田径、网球选手的江界山斩钉截铁地表示:”普遍来说,运动选手的健康其实是比一般人还脆弱,因为几乎都是过度操练,对身体的伤害相当大。“

  他举例,很多马拉松选手比赛完之后,容易得到上呼吸道感染,这是经由医学证实的研究。马拉松选手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免疫功能立刻下降。

  那么,到底该”动“多少?又该如何选择运动项目?

  假使一个人每天都是超时工作,例如一天工作12小时,但一周运动2~3个小时,从比例来看,”修复“的时间赶不上”破坏“的时间,这样算是有效的运动吗?

  江界山所长明白指出,没有哪一种运动是最好的,而是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要怎么动,完全因人而异。

  避免运动变成爆胎

  江界山开了一帖基本运动处方:强度不需太高,做完之后感到愉快,不会造成任何身心方面的压力,并且可以保持经常性的、规律的、有恒心的、终身的运动习惯,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2个小时左右。他强调,”这种运动方式最能提升免疫功能,提升个人生命质量。“

  运动必须投入、专注,但不是搏命。

  文化大学体育系教授彭淑美建议,一定要慎选运动的内容。基本上,竞赛型属高强度运动,动作忽快忽慢,具有刺激性,同样会造成紧张和压力;有氧运动具有规律性和节奏性,可使用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算是中强度运动,但每个人要视本身条件量力而为,不适合过度的伸拉,以免变成危险动作。

  长期从事体适能有氧运动教学的彭淑美提醒,当身体负荷已经很沉重,感到疲倦的时候,应该做的是伸展性、放松性、舒缓性的运动,譬如游泳、健走、静坐等等,而不是去打篮球。这就犹如已经被榨干了,还去加速消耗摧毁,反而会”爆胎“。有些人会突然休克暴毙,很可能就是因为过度运动。

  凡事”过“与”不及“,都讨不到任何好处。运动也不例外。

  2004年,马偕医院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陈裕仁与文化大学运动教练研究所合作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让一群和人类同样具有树突细胞的白老鼠规律地跑步,证实有氧耐力型运动的确可以刺激这群白老鼠体内的树突细胞更活化。

  树突细胞是人体抗癌最具关键性的角色,可说是支持淋巴细胞与杀手细胞幕后的“主脑”。

  另外,这项研究也曾针对十名自由车选手进行血液抽样分析,发现他们体内淋巴细胞所分泌的干扰素与抗肿瘤坏死因子,是一般正常人的3~11倍。研究结果并发表在《国际运动医学期刊》。

  从这些陆续发表的医学报告归纳出一个较明确的结论,运动尤其对乳癌、结肠癌、具有预防作用。

  医学上提出的解释,主要是乳癌与女性荷尔蒙浓度、脂肪率过高有关,运动可以降低脂肪率与荷尔蒙浓度,因而降低乳癌风险。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