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癌症症状 2017-04-21 22:02癌症症状www.aizhengw.cn
胆管癌肿瘤就是胆管癌,多年来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因为胆管癌缺乏特异性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晚期常发生肝转移,导致其手术切除率低,而且放化疗的疗效也不能肯定。
胆管癌肿瘤就是胆管癌,多年来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因为胆管癌缺乏特异性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晚期常发生肝转移,导致其手术切除率低,而且放化疗的疗效也不能肯定,其预后性较差。有许多相关文献报道早期胆管癌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100%,而晚期只有5%左右,可见早期诊断并予以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不容忽视。
对于胆管癌肝转移时的肝切除的范围,各家报道为1~5cm,其手术的效果也不同,本组病例主要依据术中触诊来判断。单纯经胆管床直接浸润者切除2~4cm的肝床组织,血管淋巴管浸润者切除转移灶周围2~3cm的肝组织,远隔部位的多发转移结节不行手术切除,可以做肝动脉插管化疗。切缘须做病理检查,要尽可能做到R0切除,术中B超有助于判断切缘,目前有文献报道,原发肿瘤</a>与转移灶之间的最远距离与肿瘤</a>的直接浸润程度有关(正相关)。一般通过肝床浸润的转移灶最远6cm,通过肝门转移者50mm,后者需切除的肝脏组织较多,尽管如此判断肝的切缘也有相应的困难,尤其是T4期肿瘤往往只能行R1切除,主要采用肝床切除、肝段切除和肝叶切除作为术中肝切除的方式,包括右半肝或右三叶。然而合理的切除范围主要在于判断边缘,盲目的扩大切除不仅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反而可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认为,对胆管癌局限浸润和直接肝床浸润者有较好的效果的是肝床切除和部分切除肝段,对于从肝门途径转移者,应行扩大肝切除加PD。
胆管癌易于发生肝转移,与其淋巴和静脉回流特点有关,胆管壁的全层都贯穿着淋巴丛。胆管体左半的淋巴结引流在胆管淋巴结终结,胆管体右半淋巴引流会直接到胆总管淋巴结,并且再汇入胰上前和上后淋巴结,最后一站是腹主动脉旁和胰十二指肠下前和下后淋巴结,肝门部的淋巴引流与胆管的淋巴外引流无直接关系,但在胆管癌晚期时一般可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逆行转移。约45%~77.8% 的病人手术或尸检发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本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80.6%,肝门淋巴结转移率为62% 。胆管转移静脉位于胆管与肝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内,约2~20支小静脉最后经胆管窝终于肝床部分的肝实质或汇合成1~2支后入肝,止于肝静脉或Ⅴ、Ⅷ段的门静脉干。
除此之外,鉴于很多发生胆管癌转移的患者,由于他们身体机能很弱,难以承受手术。然而,对于这类病人,临床上多采用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模式,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转移部位,转移范围以及患者状况而定,不能随便下定论。
上一篇:胆囊癌晚期可以做哪些治疗
下一篇:胆管癌的中药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