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癌症症状 2017-04-28 10:09癌症症状www.aizhengw.cn
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发生于泌尿系统任意部位的肿瘤。包括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肿瘤。其中肾盂以下为有管道的脏器,腔内均覆盖尿路上皮(又称移行上皮),所接触的内环境都是尿,致癌物质常通过尿液使尿路上皮发生肿瘤,所以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尿路上皮肿瘤均有其共性,并可能多器官发病。由于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最长,所以引起的膀胱癌也最为常见。泌尿系统肿瘤常在40岁以后发出,男性比女性多一倍左右。肾母细胞瘤和膀胱横纹肌肉瘤是婴幼儿疾病,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在泌尿系统肿瘤中,中国肾盂癌的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肾肿瘤多年来认为,肾脏肿瘤90%为恶性,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尤其是B型超声、CT、磁共振等问世,经常发现肾脏内良性病变(如肾囊肿)和良性肿瘤(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肾肿瘤90%为恶性的说法受到怀疑。常见肾肿瘤有:①肾癌。又称肾腺癌、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管。多数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较少见。梭形细胞癌罕见,预后极坏。血尿、肿物和疼痛是肾癌的3大病状,具全时已是晚期。血尿常为间歇性、无痛、肉眼可见,由于间歇出现,容易延误。大约1/3~1/2肾癌并无临床病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或因其他疾病进行B超、CT检查时诊断。发热和血沉快是肾癌预后不良的征兆。肾癌可有肺、骨转移。肾癌的诊断依靠B超、CT、MRI和排泄性泌尿系统造影,必要时可行动脉造影。须和囊肿、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一般无困难。肾癌应手术根治性切除,化学和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近年开始免疫治疗,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有良好前景。肾癌手术后可能有远期复发,原发肿瘤切除可能使转移癌消退,但均罕见。②肾母细胞瘤。又称维尔姆斯氏瘤。是6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1岁以内系中胚叶肿瘤,比较良性,1岁以上肾母细胞瘤高度恶性。“腹部有肿块的消瘦小儿”是该病特点,可伴发热、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等。肾母细胞瘤的治疗除手术切除外,必须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或选其一,化学治疗以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为主。肾盂输尿管癌在尿路上皮肿瘤中,肾盂输尿管肿瘤相对少见,但可多器官发病。由于长期肾结石刺激引起的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血尿为最常见症状,尿中可能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可能见到患侧输尿管口喷血。泌尿系统造影对诊断肾盂输尿管肿瘤极重要,可发现充盈缺损,并可能继发肾积水。肾盂输尿管癌手术包括全长输尿管及其膀胱开口。在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或孤立肾时,可作姑息性局部切除术。膀胱癌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癌。吸烟被认为是重要致癌原因,50%的男性、31%的女性膀胱癌患者吸烟。致癌质为吸烟者尿中有1-萘胺和2-萘胺。职业性膀胱癌是接触联苯胺、2-萘胺经多年后发病,平均20年左右。膀胱癌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癌基因的肿瘤,染色体17的P53抗癌基因的缺失与发病有关。膀胱癌可分为表浅和浸润两大类:表浅肿瘤局限在粘膜未穿破固有层,占80%左右。浸润肿瘤侵入肌层,占20%左右,其中部分表浅肿瘤可能发展为浸润肿瘤。膀胱癌的细胞分化差异很大,和预后有密切关系。间歇性、无痛血尿为膀胱癌最常见病状,由于间歇、无痛,可能延误诊断。血尿量与肿瘤大小、数目、恶性度无明显相关。血尿可终末加重,伴膀胱刺激症状。如尿中有腐肉并有排尿困难,多数为晚期症状。膀胱横纹肌肉瘤发生在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中的葡萄状物。尿细胞学检查极重要,如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诊断,原位癌可以无血尿,但尿中存在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必不可少,对决定治疗方案起关键作用。膀胱癌患者必须行泌尿系统造影以了解肾和输尿管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图像分析以及ABO(H)和T抗原等检测,有助于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了解。膀胱粘膜的原位癌和非典型增生病变是复发基础。在治疗表浅膀胱癌时,原位癌以膀胱灌注治疗为主,常用卡介苗、丝裂霉素、阿霉素、噻替哌、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以卡介苗效果最好。局限的表浅膀胱癌可作经尿道切除术,术后行膀胱灌注上述药物。在缺乏经尿道设备时亦可切开膀胱切除肿瘤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必须以大量蒸馏水冲洗,以防肿瘤在切口种植。浸润性膀胱癌除非常局限的可作膀胱部分切除治疗外,一般应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并行尿流改道。放射和化学治疗有时可配合手术或作为姑息性治疗。尿道癌男性常继发于膀胱癌。女性可为原发,和腺癌占多数,手术切除后可能需尿流改道。(编辑:温雅)
收 藏 到 网 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