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成乳癌早期诊断可发现
八成乳癌早期诊断可发现-抗癌健康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交流平台 近些年来,在城市白领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专家指出,如果早期发现的话,根治的机会很大。而女性定期做超声检查和X线,乳腺癌早诊断率可达80%以上。 乳腺癌的发病率...
-
苹果形比梨形身材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
苹果形比梨形身材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抗癌健康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交流平台 美国波士顿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苹果形身材的女性比梨形身材的女性更容易患。 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这些妇女患的危险性更大,腰部肥胖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比腰...
-
乳腺癌临床诊断
乳腺癌临床诊断-抗癌健康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交流平台 病史询问:肿块常是病人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
-
乳腺癌要做哪些检查
乳腺癌要做哪些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病理切片 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月...
-
怎样鉴别乳腺肿瘤与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乳腺肿瘤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90万妇女发生乳腺的非良性肿...
-
较瘦女性X光检查乳腺癌效果差
乳房的结实程度是由结缔组织的多少决定的,结缔组织在乳房x线照片中呈现黑色。较胖的女性乳房中脂肪含量比较高,由于脂肪是半透明的,因此也更容易发现癌肿块。 科学家表示,x光照射对于瘦弱女性还是有用的,该研究小组负责人班克斯说:X光对于瘦弱群体并不是...
-
乳腺癌“虚拟现实显微镜”诊断
德国柏林的夏里特医院开发出一套“虚拟现实显微镜”。有了它,身处外地的专家通过电脑观察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切片时,就如同在现场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实物一样。 夏里特医院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中介绍说,诊断难度大,而且往往对患者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确保...
-
乳腺癌的诊断要点
若临床检查不能确诊,可以进行各种特殊检查。其中以X线检查(钼靶或干板摄片、乳管造影)、细胞学检查(针吸、滤液涂片)、活检等。 (1)体格检查:除了了解心、肺、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外,还要检查体表淋巴结,尤其预部、同侧腋窝等处的淋巴结...
-
乳腺癌的检查方法和步骤
目前,公认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和B超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且最有效的乳腺癌辅助检查手段。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
-
隐性乳腺癌如何尽早诊断
隐性乳腺癌系指完全没有症状和临床检查(视诊和触诊)未能发现的乳腺癌,也包括临床检查认为是良性的乳腺癌。 隐性系指完全没有症状和临床检查(视诊和触诊)未能发现的,也包括临床检查认为是良性的乳腺癌。隐性乳腺癌又分为无转移的隐性早期乳腺癌和已转移的隐...
-
乳房触诊时应注意哪些情况
肿块的部位首先要明确肿块发生在乳房的哪个区域。据统计,乳腺癌有60%发生在外上象限,12%发生在乳晕下,12%发生在内上象限 乳房触诊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肿块的部位首先要明确肿块发生在乳房的哪个区域。据统计,有60%发生在外上象限,12%发生在乳晕...
-
怎样正确触诊乳房?
...
-
怎样从乳房的皮肤变化来发现乳房疾病?
乳房皮肤的变化,主要观察3个方面:皮肤的色泽变化、水肿及皮肤与肿块的关系(包括有无粘连、退缩、凹陷等皮肤病变)。 乳房皮肤的变化,主要观察3个方面:皮肤的色泽变化、水肿及皮肤与肿块的关系(包括有无粘连、退缩、凹陷等皮肤病变)。 急性乳房炎如皮色不红...
-
乳腺癌自我检查
乳腺癌死亡率之高令人震惊,自我检查和定期乳腺筛查可以防止许多不必要的死亡。了解乳腺筛查相关知识,如 自我检查 死亡率之高令人震惊,自我检查和定期乳腺筛查可以防止许多不必要的死亡。了解乳腺筛查相关知识,如果发现胸部有异常硬块,一定要看医生。 在...
-
披着“炎症”外皮的乳腺癌
披着“炎症”外皮的乳腺癌-抗癌健康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交流平台 44岁的崔女士去年10月份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发红、肿大,被一家医院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并接受消炎治疗。虽然又打针又吃药,可病情却越来越重,连左侧腋下淋巴结都肿大了。去年年底,她在广州...
-
乳腺癌:误诊误治误人命
乳腺癌:误诊误治误人命-抗癌健康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交流平台 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肿瘤越小生存率越高,瘤体直径1厘米时,术后5年、10年复发率不及6%~10%,直径3厘米时,淋巴结转移率升高;淋巴结的转移有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