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生活方式比致癌物更危险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力于对致癌物质的分类研究,并将其分门别类汇入“致癌物质”名单,截至2011年,名单内的“致癌物质”已经达到842种,这个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广受认可。
30年来,国内媒体只热衷于传播一个简单的结论,即某某物质被列入“致癌物质”名单,但少有人潜心解读一下这个名单,给公众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日前,笔者查阅资料、走访专家,请专业人士为我们科学解读世界卫生组织的“致癌物质”名单,目的就是让人们透彻认识“致癌物质”的真相,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从“手机成为致癌物”说起
2011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手机定义为“可能致癌”的物品,原因是其与有关联。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来说,“可能致癌”与“致癌”不是一回事,但许多媒体不懂这个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就将这份世卫组织的报告直接误读为“手机致癌”,这种误读又被人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那么,把手机列入“可能致癌”名单究竟意味着什么?专家解释说,世界卫生组织这份新报告仍然夹杂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研究人员也承认,将线设备和联系起来的证据是“有限”的。对于其他种类的癌症,则“没有充足”证据。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手机致癌”。
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的成员也在网上辟谣说:“那个研究并不能证明两者有因果关系。并且不同的统计研究对这个相关性存在与否还有争议。”
致癌物类别及风险不同
作为“可能致癌物”,与手机同级别的还有,咖啡早在1991年就被列入名单。但时至今日,人们并未因此而停止饮用这种饮料。第二个重要信息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质所做的分类研究本身就说明,不同类别的致癌物质,其风险也并不相同,理解一个致癌物质的风险,应该看其所处的类别。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如何对致癌物质分类呢?如何评估它能否导致癌症呢?首先要做动物实验,实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致癌性证据充分、致癌性证据有限、致癌性证据不足、缺乏致癌性。然后,专家们再根据这些证据,将致癌物分类。目前的842种致癌物质可分为下列五类:
第一类:致癌 对人类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如吸烟和二手烟。
第二类:很可能致癌 对人类是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指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但实验性证据有限。如丙烯酰胺、无机铅化合物、等。
第三类:可能致癌 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但是对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如手机辐射。
第四类:未知 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
第五类:很可能不致癌 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其有致癌性。这类只有一种物质——己内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