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胆管癌缠上你 专家:出现黄疸最好做腹部B超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 刘超
一旦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等)、厌油腻、胃口差、上腹部隐痛等症状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在检查中还发现转氨酶升高,而病人曾经感染过,更会被当作肝炎发作。然而,还有一种疾病与肝炎的症状相似,那就是。专家提醒,出现黄疸,最好做腹部B超或CT检查,看看肝内胆管是否存在癌变。
诱因:
、肝吸虫、丙肝病毒、嗜酒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刘超说,胆管癌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70岁,男性比女性更为常见。医学界认为,胆管癌与胆管结石、肝吸虫感染、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尤其是丙肝病毒)、(原发性硬化性、慢性溃疡性结)、嗜酒等因素有关系。
刘超说,胆管结石、肝吸虫以及丙肝病毒感染均是胆管癌的诱因,而这三种疾病在南方又十分常见,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应警惕胆管癌的发生。
1、胆管结石。胆石症患者的胆管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研究表明,5%-13.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通常,胆管癌的发生与较大的胆管结石(大于3cm)有密切关系。刘超指出,胆管结石引发的胆管慢性炎症是诱发胆管癌的高危因素。
2、 肝吸虫感染。吃鱼生容易感染肝吸虫,这种寄生虫导致胆汁淤积、胆管纤维化及胆管增生,这也是导致胆管癌的病因之一。
3、 丙肝病毒。韩国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12.5%的胆管癌患者丙肝病毒呈阳性,可以说,丙肝病毒感染是胆管癌的显著危险因素。
提醒:
胆管癌容易被误诊为肝炎
胆管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黄疸。刘超指出,95%以上的病人因出现黄疸到医院就诊。这种黄疸通常是逐渐加深的,同时还伴有皮肤瘙痒、小便呈茶色、排陶土样大便等症状。黄疸虽然是肝门部胆管癌的常见症状,但不是早期症状。患者在出现黄疸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会有上腹部隐痛不适、厌油腻、乏力疲劳、胃口差、体重减轻等症状。随着黄疸出现,这些症状变得更加明显。
临床上还发现,有少数病人上腹痛、发热、畏寒、黄疸等胆管炎表现,结果被误诊为胆管结石。刘超说,胆管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患者往往是出现梗阻性黄疸后才考虑做详细的检查,而此时肿瘤已非早期了。因此专家强调,患者如果出现黄疸、上腹隐痛、厌油腻、胃口差等症状时,除了检查肝功能外,最好做腹部B超或CT检查,看看肝内胆管是否有扩张以帮助鉴别诊断。另外,肿瘤标记物CA19-9升高,尤其是显著升高,也提示可能是肝门部胆管癌。
治疗:
位置特殊,手术难度大
刘超指出,对于这一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一旦确诊,首先要解决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其次是切除肿瘤,因为胆道梗阻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及胆道感染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刘超说,约2/3的胆管癌长在肝门部。这个位置比较特殊,血管就像电线一样交错在一起,加上发现时多是中晚期,癌细胞容易侵犯到血管神经组织,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据统计,大部分胆管癌患者被诊断出来后,采取胆道内外引流者一年生存率小于50%;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存活率也仅为13.4%-25.7%。在肝胆胰科,胆管癌被认为是比胰腺癌还要凶险的“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