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慢性放射反应与处理

癌症治疗 2017-04-13 13:31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1)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的慢性放射反应   放疗期间若发生湿性脱皮反应,放疗后该区皮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色素沉着、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僵硬。由于损伤部位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容易诱发感染。浅小的皮肤溃疡灶,有可能通

(1)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的慢性放射反应

  放疗期间若发生湿性脱皮反应,放疗后该区皮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色素沉着、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僵硬。由于损伤部位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容易诱发感染。浅小的皮肤溃疡灶,有可能通过其周边新生的上皮修复而愈合。然而一旦形成较大的溃疡则往往久治难愈。

  肌群的萎缩及纤维化导致颞颌关节硬化及功能障碍,可出现张口困难,亦可出现阵发性的面颈肌痉挛、抽搐、牙关紧闭等症状。

  (2)粘膜的慢性放射反应

  放疗时发生急性放射性粘膜炎,尤其是腔内近距离治疗者,粘膜损伤明显,更易形成腔内粘连闭锁。可在鼻内窥镜下施行鼻腔粘连闭锁分离术,使其鼻腔恢复通畅。

  (3)耳部慢性放射反应

  当放疗剂量达50GY左右或放疗后水肿期可能出现中耳积液症,穿破鼓膜形成耳道溢液,感染则发生化脓性中耳炎;放疗后咽鼓管的功能不良,其后遗症是粘连性中耳炎。这些与传导性耳聋有关。

  内耳主要与听神经接受听觉信号有关,因此内耳受损将表现为放疗后缓慢且进行性听力下降;听力损害程度与剂量有关,重度聋见于高剂量放疗者。

  (4)放射性龋齿

  牙釉质可因辐射而产生牙质疏松;唾液腺受辐射损伤导致分泌量明显减少,并伴有口腔内电解质的紊乱,口腔自洁作用丧失,出现牙龈萎缩,牙颈外露,龋变的牙齿更易碎裂,常于根冠交界处断裂,形成尖锐的、参差不齐的残根。放疗前应先行口腔处理,将病牙拔除;放疗中和放疗结束后,勤漱口,加强口腔卫生。

  (5)神经系统的放射损伤

  颅神经的放射性损伤:可表现为某一支或同时多支麻痹,临床上后组颅神经损伤多见,出现声嘶、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甚至可因呛咳并发吸入性肺炎或因吞咽困难导致营养障碍。

  丘脑下部—腺垂体系统的放射损伤:可造成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及垂体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性欲下降、阳痿、月经减少、经期不规则,闭经。甲状腺功能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表现为:易疲劳、畏寒、脉博减慢、思睡或失眠,体重增加等症状。儿童、青少年患者,可影响身体发育。

  放射性脊髓损伤:在放射治疗结束后数月内出现,脊髓损伤程度较小,为可逆性的脱髓鞘改变。患者可出现低头触电样麻痹感,从腰骶向下肢放射,严重时可自颈项、背部向四肢放射,可有麻痹刺痛感,历时数月不等,症状可逐渐消失,临床称Lhermitte's征。治疗有助于促进恢复,一般给予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及皮质激素。如脊髓出现病理性损伤,可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脊髓横贯性损伤综合征。

  放射性脑病:急性反应期,可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烦燥不安或昏睡等;早期延迟反应(或亚急性临床期),发病时间多在于放疗结束3个月后,可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的体征或症状如运动失调,神经麻痹等。晚期延迟反应(或慢性临床期),可在放疗后数月至数年后出现,此期一旦出现即为不可逆转,严重者可致残或危及生命。目前尚无放射性脑脊髓病的特效治疗方法,可酌情采用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维生素类和脱水剂等。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一般用法:地塞米松10~20毫克或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每日静脉滴注,连续5~10天,然后口服强的松5~10毫克,每日3次。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