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对QTc的影响

癌症治疗 2017-04-13 13:53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对QTc的影响

龚振夏

226361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内科



目的:研究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校正后的QT间期(QT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及应用蒽环类药物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间期,以Hodgest公式计算出QTc。结果: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200mg/m2者,2/46QTc延长;而≥200mg/m2者,10/22QTc延长(lt;0.01)。结论:随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增加,QTc延长发生率增加。



FIII 021
CT引导下经胸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顾爱琴 熊丽纹 韩宝惠 薄维娜 白 皓

200030 上海市胸科医院肺内科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胸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CT引导下对215例胸部病变行经胸穿刺活检取材,行细胞和组织学检查。结果:215例经手术和临床随诊证实恶性肿瘤182例,其中穿刺证实为恶性肿瘤168例,恶性肿瘤确诊率为92.3%(168/182)。假阴性14例,假阴性率为7.7%(14/182)。无假阳性。诊断良性病变33例,良性病变确诊率为81.9%(27/33),总确诊率为90.7%。术后发现少量气胸14例,痰中带血8例,其发生率分别为6.5%和3.7%,均未做特别处理。结论:CT引导下经胸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检查方法,对胸部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FIII 022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恶性实体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



关华军 陈正堂 王志新 王东林 胡义德

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中心



目的:评价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恶性实体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5月—2003年4月我院参加了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Ⅲ期临床试验。入选病例26例,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15岁—72岁(注: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64.3岁。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实体肿瘤化疗后的患者。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前一化疗周期血小板计数最低值≤75×109/L者试验周期化疗后6-24小时内,皮下注射rhTPO 1.0 mg/kg/日,疗程14天。另一化疗周期不注射rhTPO,作为自身对照。用药未达14天时,如血小板计数与化疗后最低值相比上升50´109/L,或升高至100´109/L,则停止给药。结果:入选病例26例,出组2例。24例化疗后rhTPO试验周期与对照周期比较: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平均升高5×109/L(51.1±22.4×109/L比46.5±19.9×109/L,P>0.05),血小板恢复的最高值平均升高130×109/L(267.9±91.7×109/L比135.5±37.5×109/L,P<0.001),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持续天数缩短约2天(2.83±3.3比5.58±7.33,P>0.05),血小板恢复至75×109/L以上平均缩短约8天(10.66±4.55比19.33±8.72,P<0.001),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以上平均缩短约10天(13.00±4.22比23.41±8.30,P<0.001),2例患者在对照周期需要输注血小板,而rhTPO试验周期无1例需要输注血小板。但是注射天数与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及增高幅度个体差异较大。血小板形态、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变化。10例测定血清rhTPO抗体均为阴性反应。本组26例患者应用rhTPO均未发现与rhTPO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可以明显刺激血小板的产生,加速血小板的恢复,减轻化疗引起的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减少甚至不需要输注血小板。应用rhTPO不良反应罕见,安全性好。停止注射rhTPO后血小板继续升高,血小板计数至80´109/L即可停药观察,以免rhTPO的后续作用使血小板过度增高。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合适时机及剂量还需继续探讨。



FIII 023
维生素B1、B12治疗草酸铂神经毒性34例临床观察



关小冰 徐国启 金秀华

114033 辽宁省鞍山钢铁公司曙光医院化疗科



目的:对比观察维生素B1、B12治疗草酸铂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70例草酸铂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草酸铂化疗期间应用维生素B1、B12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化疗。对比两组神经毒性发生程度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6.5%,对照组有效率5.6%。结论:维生素B1、B12治疗草酸铂神经毒性有效。



FIII 024
胆囊黑色素瘤1例报告



韩可祥 江小青

马鞍山市肿瘤医院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经常发作右上腹隐痛不适2月余,无发热、黄疸病史,始未引起重视,后症状加重,到当地县医院就诊,“B”超检查示:慢性胆囊炎,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经对症处理效果不佳,来我院再次行“B”超检查示:胆囊炎、胆囊占位,由门诊收入院,入院后腹部“CT” 检查示:胆囊前壁有一1.5*1.5*1.5cm的圆形软组织影,边缘不规则,似有蒂,肝、脾、胰未见异常,拟诊断:胆囊占位,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肝红润,大小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胆囊前壁能扪及拇指尖大小的质软肿块,胆囊浆膜层未见侵犯,术后切开标本见胆囊前壁有一1.5*1.5*1.2cm的黑色菜花状新生物向胆囊腔内凸出,有一蒂连于胆囊,蒂直径约0.5cm,肝十二指肠韧带及附近腹膜、大网膜、肠系膜均见散在米粒大小的质中等硬的黑色淋巴结,胰包膜下自胰头至胰尾见大量黑色米粒大小的淋巴结,手术切除胆囊及胆囊床,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附近腹膜及大网膜、肠系膜黑色淋巴结。术后病理示:胆囊恶性黑色素瘤(江苏省鼓楼医院会诊意见)。讨论:恶性黑色素瘤为生长在皮肤和粘膜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组织的肿瘤,因产生黑色素而得名,另有约10%不产生黑色素者称为无色素的黑色素瘤,黑色素瘤恶性度高,易通过淋巴和血行转移,临床上皮肤黑色素瘤及女性生殖器黑色素瘤多有报告,胆囊黑色素瘤少有报告,极为少见,恶性黑色素瘤确切病因不明,一般紫外线辐射被认为是主要因素,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化疗有一定效果,可作为手术后综合治疗;放疗不敏感,仅作为手术辅助治疗,或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抗癌中药及免疫治疗,亦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



FIII 025
无标记CT模拟定位的应用及意义



郝勤岭

454001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



目的:探讨无标记CT模拟定位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方法:通过把X—光模拟机定位、无标记CT模拟定位、激光灯铅球标记CT模拟定位三种模拟定位方法从勾画靶区清晰度、保护正常组织、定位精确度、剂量在靶区分布合理性、经济、快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无标记CT模拟定位与激光灯铅球标记CT模拟定位明显优于X—光模拟机定位,而无标记CT模拟定位方法在定位精确度、保护正常组织方面与激光灯铅球标记CT模拟定位方法相比较略逊一筹,但是其定位方法简单、出计划快、费用适中等方面却优于后者。结论:无标记CT模拟定位方法可在利用激光灯标记定位的CT模拟定位中试用。



FIII 026
腹腔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恶性腹水



周筱秋 李 慧 任素蓉

621000 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目的:为观察羟基喜树碱腹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6例恶性腹水患者,给予腹腔穿刺抽液。腹腔灌注羟基喜树碱20~40mg,每周1次。结果:CR3例PR11例,总有效率39%。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结论:腹腔灌注羟基喜树碱是目前治疗恶性腹水有效、可行的一种方法。



FIII 027
国产rhG-CSF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与剂量探讨



何续逊 孙鼎明

224003 江苏省盐城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目的:观察国产rhG-CSF对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并探讨其合适的剂量。方法: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者根据骨髓毒性分度每日皮下注射特尔津,Ⅰ°:75ug;Ⅱ°:75ug~150ug;Ⅲ°:150ug~225ug;Ⅳ°:225ug~300ug。白细胞回升至≥4.0×109/L停药。结果:共治疗66例,显效58例(87.88%),有效8例(12.12%),总有效率100%。治疗前白细胞平均2.53×109/L,治疗后平均9.08×109/L(P<0.01=。中性粒细胞治疗前平均1.55×109/L,治疗后平均7.15×109/L(P<0.01=。白细胞升至≥4.0×109/L所需剂量、天数分别平均为:Ⅰ°:95.45ug/例,1.18天;Ⅱ°:196.88ug/例,1.69天;Ⅲ°:693.75ug/例,5.25天;Ⅳ°:975.0ug/例,5.50天。结论:国产rhG-CSF(特尔津)对癌症患者多种方案化疗后不同程度白细胞减少均有较好疗效,副作用甚少;每日较适合的剂量以随白细胞减少程度的加重而逐级递增用量为宜。所需剂量不大疗程较短,费用远较进口产品低,便于推广应用。



FIII 028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用途及价值的探讨



何续逊 孙雪琴 夏月琴 刘菊林 郭素媚

224003 江苏省盐城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的用途及其价值;满足肿瘤内科给药的多种特殊需求。方法:以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末端。结果:用于18种中晚期癌症患者348例,其用途:13种特殊用药所需299例(85.92%);和肺部转移癌为增加肺部药物持续浓度101例(29.02%);外周静脉条件差难以顺利给药107例(30.75%);需长期输液22例(6.32%);为避免外周静脉化疗的痛苦、不便和静脉炎或曾发生静脉炎,患者要求11例(3.16%);外周静脉留置针失败后1例(0.29%)。结论: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用途甚广,可满足多种病种给药的多种特殊需求;既有助于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又可避免外周静脉给药的痛苦和不便,有助改善生活质量。为该科必备技术值得推广。



FIII 029
DNA倍体类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胡国清1 石小燕1 袁响林1 陶德定2 龚建平2

430030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430030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分子医学中心



目的:探讨DNA倍体类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45例放疗前鼻咽癌细胞的DNA倍体,放疗结束六个月评定疗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分析DNA倍体性与鼻咽癌预后有无相关性。结果:DNA倍体性与鼻咽癌临床分期、近期疗效、放射敏感性及预后均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性别、病理类型无关。早期肿瘤(Ⅰ+Ⅱ期)的DNA异倍体率为11.11%(2/18)远低于晚期(Ⅲ+Ⅳ期)者的40.74%(11/27) (P<0.05),异倍体肿瘤较二倍体肿瘤对放疗更敏感(P<0.01),且异倍体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二倍体肿瘤(P<0.05),但异倍体肿瘤的预后较二倍体肿瘤差(P<0.01)。结论:DNA倍体类型可作为评估鼻咽癌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FCM的肿瘤细胞DNA倍体分析可能成为鼻咽癌选择放疗分割方案的客观指标。



FIII 030
浅谈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



胡 洋

114034 辽宁省鞍山市第四医院放疗科



肿瘤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后,多会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加之各种治疗特别是放疗、化疗产生的副作用,常使病人出现忧郁、沮丧性心理,食欲不佳和疼痛等不适。此时应做好对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有效地疏导不良情绪,辅以饮食治疗我,使其配合医务人员达到康复的目的。1.对肿瘤病人异常心理的健康教育。2.肿瘤病人的膳食指导。3.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FIII 031
采用面罩固定、低熔点铅挡块、同体位等中心放疗技术
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研究



黄拔群 胡清江 杨石山 刘耿淳 龚朝辉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放疗中心



目的:探讨采用面罩固定、低熔点铅挡块、同体位等中心照射技术治疗鼻咽癌和头颈部其它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副反应;探讨这种新技术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中采用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第50号报告提出的外照射靶区剂量分布的规定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2000年10月~2002年5月,经病理证实为头颈部原发恶性肿瘤,无远处转移,卡氏评分(K)≥60分,有放疗适应证的病人,共95人,其中鼻咽癌52例,其它头颈部肿瘤43例,采用面罩固定、低熔点铅挡块、同体位等中心放疗技术治疗,设为改进治疗方案组(改进组)。回顾分析1998年10月至2000年9月采用传统放疗技术治疗的头颈部原发恶性肿瘤病人,无远处转移,卡氏评分(K)≥60分,布野原则及放疗剂量与本研究相同的病人共78人,资料完整的病人共35人列为对照组(常规组),其中鼻咽癌16例,其它头颈部肿瘤19例。所有病人在放疗后2~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复查。可评价疗效的病人在放疗后1~2个月进行CT或MRI及临床检查,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近期疗效评定按Ⅳ级标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及进展。正常组织急性反应观察计划靶区(PTV)外10mm以内区域组织的放射反应,主要观察正常组织放射相关性粘膜炎的发生情况,晚期反应主要观察脊髓脑干及后组颅神经的放射损伤。评价标准:急性反应按CTC2.0版评价,后期反应按LENT SOMA分级标准评价。局部及区域复发根据临床检查及CT/MRI和病理活检确定。采用11.5作为统计软件,总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总生存时间指首程治疗开始至死亡或截止观察日期,生存率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用X2检验。结果:改进组与常规组治疗鼻咽癌总的缓解率没有差别(P=0.696),治疗其它头颈肿瘤总的缓解率也没有差别(P=0.744)。急性放射相关性粘膜炎的发生率改进组明显低于常规组(X2=62.139,lt;0.001)。改进方案组12月,24月,34月总生存率分别为87.37%、81.60%和81.60%,常规方案组分别为77.14%、65.71%和57.14%(P=0.035)。结论:采用面罩固定、低熔点铅挡块等中心照射技术治疗鼻咽癌和头颈部其它恶性肿瘤与常规传统治疗技术相比,可明显减少某些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增益比。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