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出现外渗的原因

癌症治疗 2017-04-13 14:08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临床中使用化疗药物时有时回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可能回给肿瘤患者造成严重的永久的伤害,一旦出现化疗药物外渗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充血、疼痛、肿胀甚至溃破。

  临床中使用化疗药物时有时回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可能回给肿瘤患者造成严重的永久的伤害,一旦出现化疗药物外渗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充血、疼痛、肿胀甚至溃破。外渗的临床分三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组织坏死期.出现化疗药物的的外渗,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因素:如药物的PH值过高或过低、渗透压高、配置药物浓度过高等;

  2、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外周静脉化疗可能会出现外渗;

  3、操作因素:穿刺技术的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等;

  4、其它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头滑脱、病人血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等等。

  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抗生素类(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等)、植物碱类(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苯等)、氮芥、胺苯丫啶、美登素等。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

  一旦出现滑落药物外渗处理应立即停止滴注,并尽可能回抽或经原通路滴注解毒剂(5%sb、vitC、和1%普鲁卡因)。给予抬高患者的肢体,同时采用局部冷敷和冰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并可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局部封闭,对强刺激药物,如ADM、MMC、VDS、VP16等,可用1%-2%普鲁卡因2mL或DEX 5mg、NS2-4mL注射于外溢血管周围皮下组织,进行封闭。话选择血管时尽量选择较粗大的血管,血管直径越大流量越大,输入药物的浓度就相对较低,药物的刺激性也相应减少。避免同一部位血管长期受刺激而导致内膜损伤,穿刺时尽量选择弹性良好、无炎症的静脉。避免选用手指、足背、腕、踝关节等皮下组织少的部位。

  化疗前应用生理盐水50mL-100mL冲洗,确保无外渗再用化疗药物,结束后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掌握好药物的浓度,最大限度稀释以减少药物局部激惹; 调节好药液PH值不仅可有效地预防静脉渗漏性损伤,还可提高药物的疗效。局部红肿疼痛者,可用50%硫酸镁湿敷。利用高渗硫酸镁溶液使化疗药物外渗出皮肤,从而减少化疗药物浓度高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与损害,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每次40分钟,每日5一6次。同时,24小时内冰袋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物吸收,同时也可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冷敷时间一般不超过15一20分钟,可采用间断冷敷的方法,早期切忌不可热敷。次日开始进行微波照射,每天2次,可促进残留药物的吸收。必要时可选用氢化可的松膏或如意金黄膏等外敷。等金黄膏干结时即更换,重新外敷包扎,并抬高患肢。

  对化疗病人要注意随时的观察注射部位,因有些药物可引起迟发性的损伤。外渗区域发生破溃、糜烂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常规换药,同时予以抗生素治疗。如效果不明显,可考虑外科治疗。如有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可考虑局部切除和整形外科治疗。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