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患者手术后一定要注意这点,否则很可能复发
癌症治疗 2021-01-11 09:15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肾癌手术后要注意什么呢?这是每个患者都关心的问题,下面结合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给大家普及一下肾癌术后该注意些什么?
第一:术后记得一定要定期复查!
肾癌是肾脏的恶性肿瘤,所谓恶性就是指这个肿瘤会扩散、转移。
虽然已经切除了肾脏,但是目前的医学水平还难以准确判断在切除肿瘤之前,有没有肿瘤细胞已经已经从肿块向血液或淋巴管扩散。
淋巴扩散可以再通过手术予以清除,但是一旦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就可能随着血循环转移到肝脏,肾脏或者其他器官。
我治疗过一个病人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10年前体检发现肾肿块,在北京最好的医院做了手术切除,术后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当时没有发现扩散和转移,手术后还做了预防性的生物治疗。
手术后他放弃生意专心养身体,术后复查一年、两年、5年都没有发现复发和转移。因此他自己也就放松警惕的,再拾生意重出江湖。
没想到手术后第10年,因为老咳嗽检查肺部发现一个肿块,以为是肺癌立即手术切除,结果化验发现这个肿块不是从肺长出来的,而是和原来肾脏的肿瘤类型一模一样(透明细胞癌)。
检查他留下的肾脏完全正常,没有发现有肿瘤的迹象,那么他现在肺部的这个肿瘤是哪里来的?
其实就是10年前在行肾肿瘤切除之前,已经有部分的肿瘤细胞离开肾脏进入血液,由于身体的抵抗力好,肿瘤细胞没有机会繁殖、一直潜伏在人体内,一旦条件适合它又出来犯病了。
肺的转移瘤切除不到半年,又发现血尿,彩超发现膀胱有肿物来找我诊治,我帮他做了膀胱镜,见到一个1cm的肿瘤予以切除。
术后病理检查还是“肾脏的透明细胞癌”,说明肿瘤已经在血液循环中全身扩散了,单纯的局部治疗已经无法控制其全身播散。
当时治疗肾癌最新、最好的药物就是“靶向治疗药”,当时还没有进入国内,他找朋友从美国买回来,后来使用这个药物也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全身骨质疏松成了“玻璃人”,稍微动一动就身体多处骨折,最终又延长了1年多最终还是回天无力......
所以,一定要谨记,肾癌是有可能会复发、转移的,一定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定期复查。
第二、该如何复查?
一般来说都遵循“欧洲肾癌诊治指南”的随诊方法进行, 复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是否有复发、转移和新生肿瘤。
这要根据肿瘤的危险程度( 请点击“如何判断肾癌的危险程度?”)的高低来定随访的时间间隔以及随访检查的项目,对低危患者延长随诊检查时间间隔及减少检查项目,对高危患者则需进行重点监测。
除了常规的项目(具体内容见下面)外,主要是对患者选择性地进行影像学检查,避免过度的医疗行为或忽视随诊检查。
各期肾癌随访时限:
第一次随诊在术后4~6周进行:主要评估肾脏功能、失血后的恢复状况以及有无手术并发症。如果是行肾部分切除术,则在术后4~6周行肾CT扫描, 了解肾脏形态变化,为今后的复查做对比之用。
对于T1~T2肿瘤:每3~6个月随访一次连续3年,以后每年随访一次;
对于T3~T4:每3个月随访一次连续2年,第3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以后每年随访一次;
对于遗传性肾癌(VHL综合征)治疗后随诊:应每6个月进行腹部和头部CT扫描1次。每年进行一次中枢神经系统的MRI检查,尿儿茶酚胺测定,眼科和听力检查。
每次随访常规检查的内容:
①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②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肝、肾功能以及术前检查异常的血生化指标,如术前血碱性磷酸酶异常,通常需要进一步复查,因为复发或持续的碱性磷酸酶异常通常提示有远处转移或有肿瘤残留。如果有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或(和)有骨转移症状如骨痛,需要进行骨扫描检查。碱性磷酸酶升高也可能是肝转移或副瘤综合征的表现;
③腹部超声波检查:腹部超声波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NSS以及T3~T4期肾癌手术后患者需行腹部CT扫描检查,可每6个月1次,连续2年,以后视具体情况而定。
CT检查:
对于低危组患者,术后5年内每年进行1次胸部CT扫描,并在术后24个月和48个月时进行腹部CT检查。
而对于高危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6、12、18、24和36个月时需进行胸部和腹部CT检查,随后每年均需进行。
第三、如何降低肾癌的风险?
遗传性肾癌或家族性肾癌与人体的基因有关,除非进行基因剪辑没有办法预防,还好它占肾癌总数的2~4%。
其他肾癌的病因未明,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等有关(证据水平Ⅱa),不吸烟以及避免肥胖是预防发生肾癌的重要方法(推荐分级B)。
上一篇:早期肾癌别害怕,手术让肿瘤君彻底滚蛋
下一篇:29岁肾癌,两年了希望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