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毒攻毒”的中药偏方治疗癌症靠谱么?

癌症治疗 2021-03-28 10:36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许多癌症患者,特别是家庭条件不好的晚期患者,在经历了一系列常规的治疗手段无效后,往往将希望寄托于所谓的“中药偏方”,而这些偏方多以“以毒攻毒”的治疗理念为主,用药包括蟾蜍、蝎子、蛇,甚至是砒霜等,那么这些偏方真的有效么?

 
首先,我们并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治疗方法。从古至今中医的确有“以毒攻毒”的治疗理念,但是,是指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适量用有毒药物来治疗,常用的有全蝎、斑蝥、蟾蜍、蛇莓、砒霜、喜树、鸦胆子等。
 
以蟾蜍为例,当时人们的使用方法是,把它的外皮捣烂,外敷以消除疔疮痈节和无名肿痛,内服则能化淤解毒。当时民间有各种各样奇异小偏方,在某些人看来很有效,于是在坊间广为流传。
 
使用蟾蜍,的确能取得一定疗效。从现代医学来看,因为这些毒物本身就是原始的未经提炼的细胞毒药物,蟾蜍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而蟾酥就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药材之一。
 
因此,现实中,不少肝癌患者,以为吃蟾蜍能治癌,不料,煲了几顿蟾蜍来吃,发现黄疸加重,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现象。殊不知,蟾蜍需要经过炮制,才能成为中药材蟾酥,在用量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临床上,一副中药里,蟾酥仅限用3克。
 
现代医学还证实,从砒霜中提取的三氧化二砷,喜树中提取的喜树碱,鸦胆子中提取的鸦胆子油乳已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的治疗中。但是,同样的,也是用量的问题。专家提醒,很多时候外面的游医,对某些中药材的剂量用得很大,往往比正规医院的用量大10倍,很多时候,一大批人中毒了,只有小部分能耐受如此大的剂量。
 
因此,温馨提醒各位肿瘤患者及家属,切不可因为治病心切,认为毒性越大的药物对治疗越有益而私下里长期应用大剂量“毒物”。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选择中药品,不能道听途说,避免步入误区,使病情加重。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