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胃癌前病变,得了胃病不可再忽视!

癌症治疗 2021-06-30 15:56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胃癌可谓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2位,仅次于肺癌,每年约有40万的新增胃癌患者。

 
多数人发生胃癌都是由于日常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还有部分人是因为得了胃病后不及时治疗演变成胃癌。
 
其实多数人的胃病是可以通过有效预防和治疗避免发展成胃癌的,不过也有一些胃病会发生癌前病变,那有哪些病是胃癌癌前病变呢?
 
胃癌的癌前病变指的是由正常组织向恶性肿瘤组织过度的异常病变过程。癌前病变不是癌,只是有一定几率会发展成癌。
 
胃癌前病变的过程一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期间出现的病变成为癌前病变。
 
胃癌前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将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上皮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为胃癌前病变。
 
01.萎缩性胃炎
 
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及病史长短有关。胃癌患者80%~90%伴随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10~20年,胃癌的发病率约为5%~10%。萎缩性胃窦炎常伴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该处易发生癌变。
 
胃炎演变为胃癌的过程基本遵循这样的规律: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癌。
 
02.胃溃疡
 
有5%左右的胃溃疡患者可发展成胃癌,特别是胃溃疡病史较长、溃疡较大、中年以上的患者并发癌变的机会较大。
 
胃的粘膜修复能力很强,一般3天就可以更新一层,但如果长期反复的损伤修复,可能就会激活细胞产生突变,进从而就有一小部分人会发生胃癌。长期的胃溃疡是否容易转化为胃癌,取决于溃疡是良性还是恶性。
 
典型的良性溃疡癌变概率小,而恶性溃疡,容易癌变。
 
03.胃息肉
 
胃息肉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明确,医学领域中认为与家族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高泌素血症、饮酒吸烟等因素有关联。
 
临床上,好多患者其实压根根本不晓得自己长了胃息肉,大多数发现往往也是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的。
 
并不是所有的胃息肉都会导致癌变,胃息肉的类型也是有很多种,大多还是良性的。而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
 
04.残胃
 
残胃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术后胃内环境改变及碱性十二指肠液反流有一定关系。胃切除后胃酸缺乏与碱性十二指肠液反流,使胃内呈低酸状态,有利于细菌繁殖,可能为产生亚硝胺类致癌物质的细菌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消化性溃疡术后残胃可发生腺癌,多发生于手术10~15年之后,发生率一般为1%左右。为消化性溃疡未行手术者发生癌变的3~4倍。
 
05. 胃黏膜上皮异形增生
 
异型增生主要发生在肠化的基础上,也有一部分发生于胃小凹上皮等处。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几乎均先有异型增生,很少可不经过这个阶段而直接从正常转化为恶性的。
 
异型增生分化程度和范围分为轻、中、重三级,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分别为1.7%、9.8%,42.1%。
 
06.肠上皮化生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取代,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和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是胃粘膜的常见病变。
 
小肠型化生无明显癌前病变的可能,大肠型化生的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较高(据粘液组化染色把化生分为小肠型化生(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结肠型化生(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而且肠化分布越广,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越大。流行病学调查,大肠型发生癌变的危险为33%。
 
胃镜检查很重要
 
早期胃癌的症状包括胃灼热,上腹疼痛,恶心及食欲不振。症状与消化性溃疡类似,是导致延误就医与高死亡率的原因,但其痛感与溃疡还是有些许差异。
 
胃溃疡是食后痛,而十二指肠溃疡是空腹痛,但胃癌通常不受进食的明显规律影响,且其痛感是一种咬合性疼痛并且制酸剂不能解除痛感。
 
然而还是有较少数胃癌痛感会受进食有些许影响并且制酸剂能稍微缓解,导致诊断更难,所以说胃镜还是唯一有效直接的诊断方法。
 
早期胃癌症状
 
尽管胃癌的早期体征比较罕见,确有胃癌症状的患者或许会有以下征兆:
 
食欲不振、无意的体重骤降、腹部不适或疼痛、过早地感到果腹、吞咽困难、贫血、呕吐、粪便带血......
 
上述的很多症状或许只是健康症状较轻的表现,但如果您发现了上述任何体征且它们长期未消散,甚至程度有所恶化,就需要立即去医院就医,查明病因。医生会为您进行体检、血液化学检查、全血细胞计数检查、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或活体检查),以判定癌症引发这些症状的可能性。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