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转移

癌症治疗 2017-04-21 12:55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胰腺癌转移

  的转移途径主要是淋巴结和直接浸润,其次为血道播散及沿神经鞘蔓延。确诊时,大约仅10%患者癌肿仍局限于局部,90%的患者已发生转移,其中50%以上转移至肝脏,25%肠系膜转移,20%以上侵犯十二指肠。
  1、直接侵润。胰内扩散,多数胰腺癌早期即可穿破胰管壁,以弥漫浸润方式沿小叶内淋巴管向胰内转移,并向周围组织浸润、转移。胰周组织的浸润,前方浸润胃及结肠,后方浸润门静脉、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及腹膜后组织,上方浸润肝十二指肠韧带,下方浸润十二指肠、肠系膜根部及肠系膜上血管。
  2、淋巴转移。为早期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手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75%~80%。
  3、神经转移。沿神经扩散是胰腺癌转移的特有方式。癌细胞首先侵犯胰内神经,进而沿神经扩散至胰外神经。
  4、腹膜种植。癌细胞可种植到腹腔的其他部位。
  5、血行转移。胰腺癌可直接累及门静脉、肠系膜血管、脾静脉及下腔静脉。血行转移通常由门静脉转移至肝,再转移至肺,继而转移至肾上腺、肾、脑及骨骼等组织。
胰腺癌转移特点
  1、出现转移早。胰腺癌由于生长较快,加之胰腺血管、淋巴管丰富,而胰腺本身包膜又不完整,往往早期就发生转移。
  2、沿神经分布转移。沿神经转移是胰腺癌有别于其他消化道肿瘤的又一生物学特征, Kayahara 等 (1988) 系统分析了 34 例胰腺癌病人的肿瘤转移途径。发现有 97% 的病人癌肿沿神经分布转移,高于沿淋巴道转移( 76% )。
胰腺癌转移中医治疗
  胰腺癌属于中医“伏梁”、“痞块”、“黄疸”、“积聚”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湿浊阻滞,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本病。故治疗上多采用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破积散结等法。常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1.肝胃不和证
  症状:恶心、呕吐,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据按,心烦易怒,发热,黄疸,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清热
  方药:加味柴胡舒肝散。白英30克,八月札30克,生苡仁60克,莪术15克,广木香9克,香附15克,元胡15克,柴胡9克,枳壳10克,白毛藤30克,焦三仙各15克。菝葜30克。
2.湿浊阻恶
  症状:胸脘痞闷,头身困重,恶心欲吐,纳呆,腹部隐痛,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健脾利湿,化浊解毒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30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菝葜2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石见穿30克,山慈姑30克,甘草5克。
3.气血淤滞证
  症状:胸腹胀满,恶心,呕吐或呃逆,纳差,疼痛持续不移,或阵发性加剧,夜间尤甚。腹中痞块,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质青紫或瘀斑,脉细弦或涩。
  治法: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五灵脂9克,制香附12克,乌药9克,延胡索30克,红花9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炮山甲9克,八月札15克,浙贝母15克,菝葜30克,藤梨根30克。
4.气血两亏证
  症状:面色苍白,消瘦,倦怠无力,爪甲色淡,腹胀,胸腹隐痛,腹部包块,舌质淡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散结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全当归15克,炒白术12克,熟地15克,云苓15克,猪苓15克,鸡血藤30克,炙鳖甲9克,枸杞子12克,浙贝母15克,炮山甲9克。
5.阴虚内热证
  症状:低热不退,精神疲惫,上腹胀满,大便干,小便黄,纳差,舌光红苔少乏津,脉虚细而数。
  治法:养阴生津,泻火。
  方药:一贯煎合清凉甘露饮加减。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花粉10克,知母15克,甘草10克,地骨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10克,焦神曲30克,大黄6克。
  相关链接:“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它在继承传统疗法的基础之上谋求创新和发展,汲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该疗法立足于中医的整体观,在药材的选取上主张药食同源,力求无毒无痛;在药物的组方上遵循君臣佐使,以减毒增效、趋利避害;在诊疗的过程中讲求辨证施治,做到有的放矢;在具体的治疗时坚持扶正祛邪,祛邪而不伤正。“无毒抗癌绿色疗法”十分注重对患者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的综合调理,以达到身心同治、标本兼治的目的。此外,“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治疗方便、适应症广和费用低廉的优势,更为它赢得了数以万计的癌症患者的青睐!
了解更多关于肿瘤诊治及专家信息请咨询010—84110281
                  010—84121367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