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是由哪些因素引起

癌症康复 2025-03-31 16:14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这些组织主要分布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等部位。该病症因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发发作性高血压及交感神经兴奋等症状。尽管这一病症较为罕见,但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和医生警觉性的提高,其发现率正在逐渐上升。此病症不分男女,各年龄层均有可能发病,以20至50岁人群最为常见。

嗜铬细胞瘤有家族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家族型属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Ⅱ、Ⅲ型,恶性比例较高。肿瘤大小不一,重量从数克到数公斤不等,一般约为100克。它们常位于肾上腺内,以右侧略多,也有少部分位于肾上腺以外。

在形态上,肾上腺内的嗜铬细胞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切面呈灰色、棕褐色或杂色。光镜下可见肿瘤由多角形的嗜铬细胞组成。恶性嗜铬细胞瘤直径较大,但在形态上与良性者无明显差异。恶性者可能有包膜浸润和瘤栓形成。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占散发型嗜铬细胞瘤的一部分,其恶性发生率较高,且常有复发和远处转移。

与其他内分泌腺肿瘤一样,肾上腺髓质肿瘤的病理诊断不能仅依赖形态表现。除了激素测定和临床表现,还需要评估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激素合成分泌和浸润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可以从瘤细胞中鉴定出多种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的多激素分泌特点较肾上腺外者更为明显。

对于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早期发现并进行手术是治愈良性嗜铬细胞瘤的关键。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激素水平、肿瘤大小和位置等。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也取决于这些因素。对于疑似或已确诊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及早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EB病毒抗体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