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安全的概念之后,在对安全、国家安全和政治的概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政治安全的具体含义、特点以及确保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国政治安全是防止来自外部的政治干预、政治压力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维护我国的主权独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根据政治安全的含义将我国的政治安全分为主权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制度安全,分别论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主权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制度安全的影响,并就如何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做全方位的对策思考。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但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是田园牧歌式的“携手前进”,而是布满荆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安全威胁下降,各种“主权过时论”“民族国家消亡论”“历史终结论”等甚嚣尘上。而政治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灵魂和核心,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绝不能忽视且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基本介绍
- 书名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页数276页
- 开本32
- 作者冯来兴
- 出版日期2010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210045015, 9787210045014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冯来兴,1969年出生,江西九江人。1993年江西师範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研究课题10余项,在《江汉汉论坛》《学术论坛》《江西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人学书报複印资料、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文摘》全文複印或转载。
图书目录
前言
一、选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方法
五、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第1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的背景考察
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进程
1.1.1 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内涵的考察和界定
1.1.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1.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1.2.1 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1.2.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第2章 我国政治安全的理论考察
2.1 政治安全的含义
2.1.1 对政治安全概念的理解
2.1.2 政治安全的基本含义
2.2 政治安全的要素配置和特点
2.2.1 政治安全的要素配置
2.2.2 政治安全的特点
2.3 确保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意义
2.3.1 政治安全是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保证
2.3.2 政治安全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2.3.3 政治安全是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2.3.4 政治安全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第3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主权安全的影响
3.1 国家主权的基本理论
3.1.1 主权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3.1.2 主权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保证
3.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的制约和侵蚀
3.2.1 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3.2.2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3.2.3 非政府组织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3.2.4 全球性问题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3.3 制约国家主权的新国家主权观
3.3.1 主权弱化-终结论
3.3.2 主权可分-让渡论
3.3.3 “新干涉主义”思潮
3.4 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主权
3.4.1 正确区分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主权观的实质
3.4.2 正确认识国家主权的新变化
第4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4.1 经济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
4.1.1 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消解
4.1.2 西方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
4.1.3 消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消解
4.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4.2.1 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4.2.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4.3 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战略
4.3.1 “西化”、“分化”是西方惯用的伎俩
4.3.2 西方意识形态战略的措施
第5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的影响
5.1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冲击
5.1.1 经济全球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
5.1.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影响
5.1.3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
5.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挑战
5.2.1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
5.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参与机制的影响
5.2.3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影响
第6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对策思考
6.1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为政治安全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6.1.1 经济实力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保障
6.1.2 採取各种措施,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6.2 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为政治安全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
6.2.1 牢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6.2.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政府权威
6.2.3 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6.2.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政治安全提供精神支持
6.3.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6.3.2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3.3 弘扬爱国主义和团队精神,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
6.3.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6.4 运用外交艺术维护我国政治安全
6.4.1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6.4.2 协调大国间关係,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6.4.3 实行睦邻外交,为我国政治安全创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一、选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方法
五、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第1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的背景考察
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进程
1.1.1 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内涵的考察和界定
1.1.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1.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1.2.1 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1.2.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第2章 我国政治安全的理论考察
2.1 政治安全的含义
2.1.1 对政治安全概念的理解
2.1.2 政治安全的基本含义
2.2 政治安全的要素配置和特点
2.2.1 政治安全的要素配置
2.2.2 政治安全的特点
2.3 确保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意义
2.3.1 政治安全是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保证
2.3.2 政治安全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2.3.3 政治安全是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2.3.4 政治安全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第3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主权安全的影响
3.1 国家主权的基本理论
3.1.1 主权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3.1.2 主权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保证
3.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的制约和侵蚀
3.2.1 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3.2.2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3.2.3 非政府组织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3.2.4 全球性问题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3.3 制约国家主权的新国家主权观
3.3.1 主权弱化-终结论
3.3.2 主权可分-让渡论
3.3.3 “新干涉主义”思潮
3.4 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主权
3.4.1 正确区分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主权观的实质
3.4.2 正确认识国家主权的新变化
第4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4.1 经济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
4.1.1 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消解
4.1.2 西方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
4.1.3 消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消解
4.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4.2.1 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4.2.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4.3 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战略
4.3.1 “西化”、“分化”是西方惯用的伎俩
4.3.2 西方意识形态战略的措施
第5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的影响
5.1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冲击
5.1.1 经济全球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
5.1.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影响
5.1.3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
5.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挑战
5.2.1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
5.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参与机制的影响
5.2.3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影响
第6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对策思考
6.1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为政治安全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6.1.1 经济实力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保障
6.1.2 採取各种措施,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6.2 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为政治安全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
6.2.1 牢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6.2.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政府权威
6.2.3 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6.2.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政治安全提供精神支持
6.3.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6.3.2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3.3 弘扬爱国主义和团队精神,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
6.3.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6.4 运用外交艺术维护我国政治安全
6.4.1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6.4.2 协调大国间关係,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6.4.3 实行睦邻外交,为我国政治安全创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虽然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但政治安全仍是各国,特别是大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重视、研究国家的政治安全问题,为国家制定正确的政治安全战略服务,也是世界各国普遍的认识和做法。我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开发中国家,在面临各种国际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更有必要高度重视国家的政治安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矛盾、问题、冲突不断涌现,三股极端势力有增无减,走私、海盗、贩毒、洗钱等跨国犯罪猖獗,迄今为止,“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天下很不太平。在国际事务中,美国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单边倾向和强硬色彩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就国内而言,“台独”势力、南沙群岛的争端、“藏独”和“疆独”等势力,均对我国政治安全形成挑战。,政治体制改革任重道远,腐败未除、“三农”问题、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过大等问题都影响着中国政治稳定和政治安全。,政治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而又存在诸多困惑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读博期间致力于政治安全问题的研究,并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而形成《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一书。
序言
一、选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主要表现为全球性的商品生产、产品销售、资本流动和信息传输网路。经济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国家结束了彼此隔离、互不相干的发展历程,彼此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竞争之中。就相互依存程度而言,过去任何时代的经济活动都不像今天这样,各个民族国家处于如此密切的相互联繫和相互影响状态。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今天,中东等国家的石油出口将会影响已开发国家的经济成长;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利率调整,将会引起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起伏波动;纽约发生的恐怖攻击事件,将会重挫日本、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的证券市场;欧元的汇率震荡,将会波及非洲国家经济成长速度;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将会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相关产业产生影响;印度的工业发展政策,也可能因为环境污染而引起周边国家的抗议和干预……全球範围内的激烈经济竞争和频繁信息交流,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全球多边经济规则的历史性生成,而且对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都造成了巨大冲击。正因为如此,经济全球化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理论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繫日益加深、共同利益不断增加,形成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经济关係格局;另一方面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已开发国家主导和推动的,不可避免地要打上资本主义的烙印,体现西方的游戏规则,传播西方的政治理念、价值原则,从而对我国的政治安全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有改变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图谋与幻想。对此,邓小平早就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我国作为现今世界最大的、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被一些西方国家看成“眼中钉、肉中刺”,遭到西方敌对势力的极力遏制,不断製造“中国威胁”论。美国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导性大国。”②他们把中国当做潜在或长远的最大威胁和敌人。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都绝非偶然。中国加入世贸的艰辛历程,十几年来美国接连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提出反华议案、美国把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等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些都表明,中美关係的发展是坎坷曲折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无知也好,偏见也好,误解也好,国际上总有一些国家和一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地设定障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主要表现为全球性的商品生产、产品销售、资本流动和信息传输网路。经济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国家结束了彼此隔离、互不相干的发展历程,彼此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竞争之中。就相互依存程度而言,过去任何时代的经济活动都不像今天这样,各个民族国家处于如此密切的相互联繫和相互影响状态。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今天,中东等国家的石油出口将会影响已开发国家的经济成长;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利率调整,将会引起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起伏波动;纽约发生的恐怖攻击事件,将会重挫日本、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的证券市场;欧元的汇率震荡,将会波及非洲国家经济成长速度;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将会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相关产业产生影响;印度的工业发展政策,也可能因为环境污染而引起周边国家的抗议和干预……全球範围内的激烈经济竞争和频繁信息交流,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全球多边经济规则的历史性生成,而且对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都造成了巨大冲击。正因为如此,经济全球化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理论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繫日益加深、共同利益不断增加,形成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经济关係格局;另一方面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已开发国家主导和推动的,不可避免地要打上资本主义的烙印,体现西方的游戏规则,传播西方的政治理念、价值原则,从而对我国的政治安全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有改变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图谋与幻想。对此,邓小平早就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我国作为现今世界最大的、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被一些西方国家看成“眼中钉、肉中刺”,遭到西方敌对势力的极力遏制,不断製造“中国威胁”论。美国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导性大国。”②他们把中国当做潜在或长远的最大威胁和敌人。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都绝非偶然。中国加入世贸的艰辛历程,十几年来美国接连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提出反华议案、美国把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等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些都表明,中美关係的发展是坎坷曲折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无知也好,偏见也好,误解也好,国际上总有一些国家和一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地设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