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广东省云浮巿下辖县)

生活百科 2023-01-17 20:00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新兴县(广东省云浮巿下辖县)

新兴县隶属于广东省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云浮市东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距省会广州市140公里,总面积1523平方公里。距海洋最近点10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新兴县三茂铁路、S276、S113线贯通全境,处于“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内。县辖公路总里程为962.908公里。2018年辖12个镇,199个村(社区),1077条自然村。 2016年户籍人口49.27万人,常住人口45.01万人,另有华侨、港澳台同胞15万多人,是广东省侨乡之一,属粤语方言区。

新兴县是中国不鏽钢製品产业基地、国家级供港澳禽肉产品质量安全示範区、全国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全国较大的果品加工基地。荣获“2016中国创新榜样”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域经济单元。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6.1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8829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新兴县
  • 外文名称Xinxing county
  • 别名新州
  • 行政区类别
  • 所属地区广东省云浮市
  • 下辖地区12个镇
  • 政府驻地新城镇
  • 电话区号0766
  • 邮政区码527400
  • 地理位置广东省中部偏西,毗邻珠三角
  • 面积1523平方公里
  • 人口49.27万人(2016年户籍)
  • 方言粤语-新兴话、客家语(嘊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国恩寺、藏佛坑、金水台温泉、竹院庵
  • 火车站新兴县火车站、天堂火车站
  • 车牌代码粤W
  • 行政区域代码445321

建置沿革

新兴县春秋战国时属南裔之地、百越之地,未列入汉族政权的统治疆域。今新兴县地域,在百越(粤)地春秋战国时,称为百越(粤)地。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全国为36郡,广东省仅粤北一部分属长沙郡。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军南征百越,在百越地增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3个郡,今新兴县地域属南海郡。秦末(公元前206年),南海郡赵佗并岭南3郡,自立南越国,今新兴县地域属南越国辖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新兴县地域设定临允县(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属合浦郡(郡治在今徐闻县),此为新兴县置县之始。
赤壁大战后,建安十五年(210年),交州迁到南海郡番禺县(今广州市),临允县属交州合浦郡。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临允县改属广州苍梧郡(郡治在今广西梧州)。
西晋,从临允县分置出新宁县(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从苍梧郡分置出新宁郡,从临允县分置出单堞县(县治在今新兴县东成镇丹碟村)。因新宁郡郡治在新宁县,郡县同名,所以新宁县改名为新兴县。时新宁郡领临允、新兴、单堞3个县。
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新兴县改称新城县,仍隶属新宁郡(郡治迁至南兴县)。时新宁郡管辖的县增至14个,分别是博林(今高要市博洞村)、南兴(县治在今新兴县城东北十里,即洞口镇三挺、都吉附近)、临允(今新兴县地域,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甘泉(即甘东,今阳春市西北部)、新城(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单堞(县治在今新兴县东成镇丹碟村)、龙潭(县治在今新兴县天堂镇龙坪村的龙潭寨)、抚纳(今高要市南部)以及威平、平乡、城阳、威化、初兴、归顺县。南齐时期(479—502年),新宁郡治移至博林县。
梁天监二年(503年),新城县复名新兴县。梁普通四年(523年)设定新州,辖新宁郡,新州总管府设在新兴县。,新宁郡治迁回新兴县,置索卢县(县治在今新兴县集成镇夏卢村)入新宁郡。其时,新宁郡辖14个县新兴、南兴、索卢、博林、威平、龙潭、平乡、城阳、威化、初兴、抚纳、归顺、流南(在今阳春市西北部)、西城县(在今阳春市西南部)。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除新宁郡,将南兴、新城等14个县合併为新兴、索卢、抚纳、铜陵(县治在今阳春市石望镇平地村,581年龙潭县迁至此地后改名为铜陵县)、博林5个县,隶属于新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废除新州,撤销索卢县併入新兴县,属信安郡(郡治在今肇庆市)。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新州,州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司前村,属广州总管府。复置索卢县,从新兴县分置出永顺县,新兴县改名为新昌县(县治迁至今新城镇水东村)。时新州下辖索卢、新昌、单堞、永顺(县治在今云城区腰古镇)4个县。贞观十三年(639年),将高要郡清泰县(今高明市西部)併入新州。天宝元年(742年),新州改为新昌郡,设新兴县,撤销新昌、单堞2个县併入新兴县(县治又迁回司前村的郡治西侧)。乾元元年(758年),新昌郡复名为新州,撤销索卢县併入新兴县,其时新州领新兴、永顺2个县。
五代时期,新州仍沿袭唐制。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永顺县併入新兴县。至道三年(997年),时新州(新兴郡)属广南东路,领新兴1个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并新州、春州(今阳春市)为新春州,州治在新兴县。天禧四年(1020年),新州与春州分设新州领新兴1个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新州改为新州路,设定新州路总管府于筠城,领新兴县,属江西省广东道(道治在广州)。至元十九年(1282年),新州路复名为新州,降为散州,辖新兴1个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新州领新兴、阳春、阳江县。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三十日,废除新州,重置新兴县,隶属于广东布政司岭西道肇庆府,在新兴县设定广东布政司岭西道行台。
清朝,新兴县先后隶属于广东布政司广肇南韶道、肇高廉罗道、肇罗道、肇阳罗道、广肇罗道肇庆府。
民国时期,新兴县先后属广东省第三、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高要县)和广东省第十一行政区。
1949年10月,新兴县解放。新兴县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区,1953年属粤中行政公署,1956年2月改属高要专员公署。1958年11月隶属江门专区,同月,新兴、云浮两县合併,称新云县(县治在新兴县城关镇)。1959年1月,新云县改名为新兴县。1961年4月,恢复新兴、云浮两县建制,新兴县隶属肇庆专区专员公署。1968年3月,肇庆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辖新兴县。1970年10月,肇庆专区改为肇庆地区,新兴县隶属肇庆地区。1979年4月,撤销肇庆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肇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是年,新兴县隶属肇庆地区。1988年1月,地级肇庆市成立,实行市管县体制,新兴县隶属肇庆市。1994年4月,地级云浮市成立,新兴县隶属云浮市。至今,新兴县仍隶属云浮市。

行政区划

新兴县政区图
2003年12月,新兴县撤销洞口、共成、船岗三镇,分别併入新城、太平、集成三镇。调整后,新兴县辖12个镇新城镇、天堂镇、勒竹镇、河头镇、集成镇、太平镇、车岗镇、稔村镇、东成镇、水台镇、里洞镇、大江镇。
截至2017年,新兴县辖12个镇(新城镇、水台镇、车岗镇、东成镇、稔村镇、太平镇、六祖镇、大江镇、河头镇、天堂镇、簕竹镇、里洞镇),199个行政村(社区),县政府驻地在新城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11°57′37″至112°31′32″,北纬22°22′46″至22°50′36″之间。东与高明区、鹤山市交界,东南与开平市接壤,南邻恩平市,西南连阳春市,西北为云安区、云城区,东北接肇庆市高要区。县境南北相距51公里,东西宽56公里,距海洋最近点100公里,全县政区总面积1523平方公里。
新兴县

地形地貌

新兴县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南部多高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上,最高的天露山海拔1250.7米。中东部为起伏的丘陵,海拔在20~100米之间,耕地较平坦。北部地势较低,地貌属新(兴)——高(明)——鹤(山)丘陵台地区。南面为天露山主峰及其支脉横贯,东北面、西北面有老香山、崖楼山对峙。东面为布辰岭山区,西面是云雾大山支脉。县境四面环山,有“新兴盆地”之称。发源于天露山山脉的新兴江从南向北贯穿,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河谷平原。新兴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县内小盆地、河谷平原、丘陵、台地相连。

地质

新兴县属前震旦纪华夏古陆区域範围。从震旦纪到奥陶纪,县内都是受侵蚀的陆地,到了志留纪受到珠江海浸,继续到石炭纪地层。至中石炭纪,海水退出,又为陆地,一直保持至今。三叠、侏罗纪沉积了皀幕山系,到白垩纪的燕山运动时期,大量花岗岩侵入,第三纪又沉积了内陆盆地红色砂性岩系,第四纪在各种不同场地下形成了堆积沖积地带。新兴县岩石的分布根据珠江水利工程总局1956年印製《珠江流域主要岩石分布图》资料,县城西北,簕竹河中、下游属石英砂岩,大南河、回龙河及簕竹河叶坑以上属花岗岩。

气候

新兴县境处在北回归线以南,距海洋最近点10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21.6℃,最高气温是6~8月,极端最高气温38.9℃(1990年8月17日)。全年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2℃;最低气温1、2月,极端最低气温-2.5℃(1999年12月24日)。全县多站多年平均降雨量1611.0毫米,比全省均值稍低,年际变化较大,易出现洪涝和乾旱等灾害。历年年平均日照1694.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8%。有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的特点。
新兴县
四季特点
广东省自然季节的划分,以平均气温小于14℃为冬季,大于或等于24℃为夏季,介于二者之间为春、秋季气候。新兴县四季气候特点如下
春季(3~5月)春季温度缓慢上升,冷暖、晴雨变化频繁。
夏季(6~8月)夏季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天气炎热光照充足。
秋季(9~11月)本季气温迅速降低,且日较差大。
冬季(12~2月)天气晴朗,寒冷,少雨,有霜冻,多偏北风。

水文

新兴县境内河流大多发源于县境南部高山和东西两侧的丘陵山地,分别注入三个水系。流入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有新兴江及其支流,占全县流域面积的83.8%。流入珠江流域开平市境内潭江水系的和流入阳江市漠阳江水系占全县流域面积的16.2%。全县河流总长度310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04公里。新兴县境内主要河流有西江一级支流1条(新兴江),二级支流3条(簕竹河、大南河、回龙河),三级支流3条(集成河、共成河、船岗河);漠阳江一级支流1条(五四水);潭江一级支流2条(镇海水、梧桐水),二级支流1条(开平大沙河)。全县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条,分别是船岗河、共成河、南河、回龙河、簕竹河、新兴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4年底,新兴县农用地面积14.04万公顷,耕地总面积2.29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2.02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8.21%。建设用地面积10051.66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695.29公顷。

矿产资源

新兴县矿产资源蕴藏丰富,有3大类共20多种。有色金属类有钨、锡、钼、铜、铝、锌、铅、金等;非有色金属类有花岗岩、石灰石、钾长石、高岭土、水晶石、重晶石、石英石、方解石、硫铁矿等;稀有金属类有独居石、铀、绿柱石、钽铌、钛铁矿等。
花岗岩遍布全县各地,蕴藏量75亿多立方米,有玉红、桃红、虎纹、新兴青、五彩、黑色、黑芝麻、黑玫瑰、条纹黑、粗纹、大斑点、寒夜雪花、黑白大斑晶、灰绿、翡翠等20多个花色品种。经地质部门钻探和省地矿局中心实验室鉴定,硬度为摩氏六度,抗压强,理化指标优良,不含放射性物质,荒料率五成以上,富有开採价值。高岭土(白泥)分布于上沙、车岗、稔村、河头、簕竹,质量高,储量多。石英石分布于共成、河头、里洞、金矿分布于天堂、河头、簕竹等区、镇。经省地质专家推断,新兴县处于吴川、四会大断裂几十公里的地带中间,是具有成金矿条件的地方。

生物资源

新兴县植物资源有菌类、果类、木类、竹类、花类、香类、药类、草类(含藤)、染料类等。
新兴县
植物资源中属于珍稀品种有金银花、春砂仁、巴戟、淮山、樟树、赤楠木、粗榧等。
动物资源有兽类、鳞介类、蛇虫类。
动物资源中属于珍稀品种有虎(华南虎)、豹、箭猪、果子狸、穿山甲、金钱龟等。

人口

人口
新兴县2016年户籍总人口49.27万人,常住人口45.0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5.28万人,女性人口24万人;新城镇10.41万人、车岗镇30651人、水台镇16553人、稔村镇39540人、东成镇30462人、太平镇63720人、里洞镇20296人、六祖镇67649人、大江镇11458人、天堂镇66638人、河头镇25333人、簕竹镇16299人。另有华侨、港澳台同胞15万多人,是广东省着名的侨乡之一,属粤语方言广府片区。全县人口(常住人口计)自然增长率6.07‰,人口出生率13.39‰,人口死亡率7.32‰。全县政策生育率达95.78%。
民族
新兴县居住人口以汉族为主,其它居住民族还有壮族、瑶族、土家族、苗族、侗族、黎族、满族、布依族、仫佬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白族、畲族、朝鲜族、藏族、傣族、维吾尔族、土族、水族、仡佬族等。

经济

综述

2017年,新兴县实现生产总值26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2%。
2017年,新兴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2亿元,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10.38亿元(县级),增长10.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46亿元,增长14.4%。
2017年,新兴县税收收入3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国税收入12.05亿元,增长28.1%;地税收入20.56亿元,增长20.1%。
2017年,按常住人口测算,新兴县人均生产总值58829元,比上年增长5.3%。

第一产业

2017年,新兴县第一产业增加值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3.2%,对GDP贡献率为11.2%。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25.85亿元,增长8.4%;林业9.32亿元,下降1.0%;牧业54.42亿元,增长0.1%;渔业3.56亿元,增长20.5%。2017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4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0.23%;化肥施用量(折纯)17597吨;机电灌溉面积24.5万亩。
新兴县农业形成了“一镇多业、多镇一业”的新格局。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销售收入650亿元,增长6.57%,全县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市级3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个,总数达到520个,各类种养大户11870多户,有各类年收益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农场5140多个。

第二产业

2017年,新兴县第二产业增加值106.7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对GDP贡献率为56.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3.64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8.7%。不鏽钢製品、陶瓷、农副产品深加工、皮具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不鏽钢餐厨具产业获批筹建省知名品牌示範区,有9家企业17个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第三产业

2017年,新兴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03.5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对GDP贡献率为32.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1%,批发和零售业下降0.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金融业增长8.5%,房地产业增长7.8%,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7.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6.4%。
旅游业
2017年,新兴县共接待游客1170.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2.54亿元,分别增长8.75%和19.72%,被评为广东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贸易
2017年,新兴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年进出口总额7.06亿美元(业务数),比上年下降1.4%。其中出口额6.89亿美元,下降0.28%;进口额1653万美元,下降32.5%。
交通和邮电业
2017年,新兴县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76亿元,比上年增长5.1%。

交通运输

公路

高速公路江罗高速(全线通车)、高恩高速2018年建成通车、汕湛高速(云湛段)已通车、汕湛高速(清云段)2019年建成通车
省道S276、S113线贯通全境
县辖公路总里程为962.908公里。其中县道155.367公里,乡道469.456公里,村道338.085公里(含等外公路103.949公里),城区和乡镇主干道全部实现了硬底化。

铁路

三茂铁路贯穿全境

政治

县委书记
唐谊
县长
袁伙月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18年9月,参考资料来源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到2017年底,新兴县国小实际招生6622人,在校学生36479人,毕业生5013人,国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国中招生4910人,在校学生13492人,毕业生4350人;普通高中招生2777人,在校学生8909人,毕业生3436人。中职教育中职业高中招生684人,在校学生1595人,毕业生63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84人,其中国中1242人,高中742人。国小专任教师2227人。全县登记在册幼稚园63所,全县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含国小附设班)18338人;幼稚园专任教师1070人。

科学技术

2017年,新兴县实施的市级星火计画项目1 项、县级星火计画项目3项。全县获省科技奖项目2项。全县共申请专利627件,其中,发明专利106件;授权专利286件,其中,发明授权专利12件。

文化事业

截止到2017年底,新兴县现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中心文化广场各1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广播电台和电视转播台各1座,有线电视台1个,广播电视站12个;全县共有文化站1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100%,有线电视用户达5.8万户。城乡文化活跃丰富,全年送戏下乡24场,送电影下乡1932场,送图书下乡10.1万册,在全县实现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199间。

体育事业

2017年,新兴县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省级冠军 2 个,省级亚军2个;获得市级冠军27个,市级亚军25个,市级季军 23个。

医疗卫生

截止到2017年底,新兴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含个体诊所、厂矿、医务室、卫生站)189个,其中医院3间,卫生院12间,门诊部、所20间,慢性病防治站1间,疾病控制中心1间,卫生监督所1间。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床位172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486人,全县执业医师468人,助理执业医师329人,注册护士1066人。全县共有村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3个,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不断加强和改善,卫生保健进一步完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26%,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3.26%。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深入推广发展,2017年实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1.7万人。

社会保障

截止到2017年底,新兴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3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5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66万人,领取养老保险金人数1.04万人。2017年实际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9.83万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数6.88万人。
到2017年底,新兴县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6个,拥有床位1904张,年末在院人数294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全县社会救济总人数16606人,其中城镇低保1103人,农村低保10367人,集中供养五保294人,孤儿101人,事实无人抚养孤儿62人,农村分散供养五保2593人,临时救济人数2086人。医疗救助人数5162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92个,社区服务志愿组织机构数38个,社区服务志愿者人数13642人。

历史文化

文物古蹟

白鹿台遗址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来境狩猎筑白鹿台。位于县城南6公里的集成区越王殿村(今南塘村)东侧象山山嘴。历代不少人士到此刻石凭弔。遗址面积180平方米。内遗存有汉代、唐代的布格纹板瓦碎片。
白鹿台遗址
筠城遗址 筠城种竹为城,东晋永和七年(351年)始为历代县衙、州衙、郡衙及仓库监狱,官民住宅在城外,遗址即今中山公园。宋代绍兴二十年(1150年),州守王济以城狭窄,将城扩大,城南扩1里,东、西、北各扩大半里。,在土基内遍植簕竹环绕,城周1484丈,明朝天顺七年(1463年),知府董瑜于土城内筑砖城649丈,后几经修筑。民国20年(1931年),拆毁城址改建环城路,全长2231米。今中山公园内遗留有500年前种植的2株榕树,大门口有两尊明代红砂石雕狮子,均是县衙内的遗物。
单牒县县治遗址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设单牒县。至唐天宝元年(742年)废。县治遗址在东成区单牒村。尚留南门城楼墙垣两段,各长14.5米,宽1.6米,为三行一横七层砖结砌,砖长32厘米,宽15厘米,厚6.5厘米,粉黄色,属唐代砖。
索卢县县治遗址 梁普通四年(523年),新宁郡增设索卢县。唐乾元元年(758年)废。县治遗址在县南集成区夏卢村南侧的来龙山脚,坐西南向东北,来龙山山脉两边延伸环抱。遗址地势较今夏卢村稍高,旧县治依山而筑,无濠沟防御设施,面积8004平方米。1984年普查时在遗址採集到布格纹、灰白色、胎重厚的唐代板瓦。
文井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郊井料岗(今州背国小前)岗脚水田旁。史载有明王大用《文井记》,称“泉甘而冽,时上溢流润,兆科目得人”。现已废。
明窑遗址 位于县城南1.5公里的风翔里村侧官田山岗脚,遗址10多处,窑址深2米,高1.5米,每窑容300~400砖,是明代烧制县城城墙砖的窑址。
观音山遗址 观音山在县城北郊,原名峡岗,因岗下有观音庙,故俗称“观音山”。岗高40余米,突起东门河傍,与对岸巨福山并峙,作县城捍门。岗西下观音庙砌有百余级石阶,石级直达岗顶梓潼庙、文昌阁和东麓的康公庙。遍山长松、樟树,葱郁耸翠,东坡靠河,为民国年间学生植树节植树场地。南有大堤“梓潼围”,直贯城区,流经山下的东门河中有潭深水急的“峡山湾”。观音山向为诗人墨客登临题咏及县城居民郊游憩息之地。建国后,为扩建县城,发展经济,山岗已被劈平。遗址2700多平方米,现为县副食品加工厂、县松香厂等企业所在地。
梓潼围遗蹟 梓潼围原从县城水街口起沿东门河至观音山,为长1.05公里、高5米的河堤,是保护县城北郊、桥亭、坡边等村庄,桥亭洞稻田不受洪患,县内规模最大的堤围。建于宋代,历代屡崩缺成灾。建国后,以砖石、水泥加固堤基,并于1977年改为河堤公路。
高地塔遗址 高地塔又名夏院塔,唐时原是3层木塔。宋淳熙年间,汤邦彦、梁万顷创建高15丈3尺,凡9层砖塔,后崩废。清乾隆年间,南外李豫修复六角9层砖木结构旧貌,为县城建筑物之最高点。1948年冬,新兴县政府将塔拆除了4层,第5层改为炮台。建国后,残塔已拆除。遗址现为县食品公司、县医药公司仓库、宿舍。
曾受一故宅 曾受一,原云浮县籍人。清川东兵备道重庆知府。曾受一故宅,在原云浮县(今新兴县)河头镇河仔口竹园窝村,另在二村祠堂屏墙尚残存有“儒林”二字;在竹完窝祠堂房,门额尚悬有“观察第”旧木匾。

民间艺术

(一)戏剧
建国前夕,县内的水东岸、稔村、大稳、舍丰、坝塘、碧塘、布茅、彭山等乡村有农民组成的业余粤剧班20多个,为民众表演古装粤剧。民间喜庆日子,粤剧班承接吹奏八音演唱粤曲。其中,水东岸“联超群”八音班,声艺最佳,誉为县内第一班。
1956年,全县有业余粤剧团70多个,演出剧目有《白毛女》、《王秀鸾》等。1958年至1977年,组织全县汇演、调演共13次,有66个代表队共3580人参加,演出粤剧、歌舞、曲艺等节目477个。还组织业余作者创作多场粤剧、独幕粤剧、话剧、快板等节目170多个,开展民众性自编自演活动。至1985年,共创作各类剧目185个,各业余剧团、演出队共演出粤剧、歌舞、曲艺节目518个。
(二)舞蹈
狮舞县内各村有设馆习武术的传统,馆中附习狮舞。每逢春节、国庆等喜庆日子表演狮舞特技如“狮子出洞”、“狮子滚球”、“狮子采青”等(详见本志第四十三章体育)。
龙舞民间舞龙,民众视为象徵吉祥兴旺。县城水东岸擅造火龙,城关镇仓夏和簕竹镇良洞的民众擅长扎金龙,又善于舞龙。1979年后,每逢国庆节、春节均有表演。
(三)音乐
新兴地方民众向有唱山歌的习惯,传说源自刘三妹。清《肇庆府志》载“刘三妹新兴人,生唐中宗时,年十二善歌,游戏得道,往来两粤溪峒间。解诸蛮语,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人环视之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
新兴民歌种类很多,有县城山歌、天堂民歌、新娘歌、喃幺歌、跳楼调、採茶调、盲公调、哭哀歌和顺口溜等。新兴民间歌谣约有一百二十多首,结合其功能和对象进行分类,其种类有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民歌源远流长,生活气息浓,语言形象,曲调流畅,内容多是反映下层社会生活、人民悲欢离合的事,民国期间,流传较广。
抗日战争期间,县民众教育馆集合民间艺人、各学校学生组织歌咏队,有时在县城召集民众开文娱晚会,以歌咏及曲艺宣传抗日救亡活动。建国后,县曾蒐集整理民间歌谣,开展全县民歌、文艺汇演。1980年后,音乐活动日趋活跃。城镇设立“儿童小提琴班”、“牧童笛班”。一些机关、学校、工厂组织有成人歌咏队,丰富文娱生活。
县文化馆先后集体创作一些歌曲。顾剑民创作的《飞奔吧,新兴车站》获省创作奖。
曲艺优秀作品有《李连长认亲》(刊登在1982年8月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曲艺杂誌)、《书记游园》、《寻牛记》、《手捧香荔话苦甜》、《画家》(相声)、《好猎手》(相声)、《伏虎》(快板)等。
(四)新兴民间传说、故事
新兴民间故事、传说约有五百八十多篇。分类有传说类人物传说、地方传说、动植物传说、土特产传说、民间工艺传说、风俗传说;故事类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精怪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话。
(五)谚语
内容较为丰富,涉及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生产等方面。

方言

新兴县境记忆体在两种汉语方言,分别是属粤方言的“新兴话”和属客方言的“客家话(嘊话)”。粤方言分布甚广,河头、簕竹两镇主要使用客方言,其余各镇主要使用粤方言。
新兴话
新兴话属于粤方言,是新兴县内的通用语言,日常使用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0%以上。新兴话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历史时期。一、秦汉时期汉移民的进入,将中原“雅语”带入新兴地域。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军占领百越。徵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为“垦卒”迁至岭南。“垦卒”是历史上第一批汉族移民。秦在岭南设定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其时新兴地域属南海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新兴地域就有县级设定,东晋永和七年(351年)就有郡级设定。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发生“八王之乱”,继之又有“五胡乱华”,中原汉人大量南迁,进入新兴的汉人开始增多,以中原“雅语”为基础的新兴话形成,成为当地的优势语言。二、唐宋时期,新兴成为朝廷贬官流放的主要地方。明朝嘉靖十四年《广东通志初稿》“流寓”卷列举唐宋两朝共有22位名人流寓肇庆府,明朝时的肇庆府辖新兴县等一州十二县,22人当中有14人流寓新兴县,其中宰相级就有5人。他们在新兴县寓居期间,开办学堂,传播中原文化。他们所操的官话,对新兴话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南宋元朝时期,大规模的汉移民进入新兴。现新兴县大部分的族群,都是由南雄珠玑巷经珠江三角洲进入新兴。这些移民,由于在珠江三角洲居住一段时间后进入新兴,使得新兴话或多或少受到他们原居住地语言影响。在粤方言分区上,有学者把新兴县划为“珠江或西江流域的外围或边远地区”,称其“方言与广州话比较起来,虽然有着各种不同的特点,但语音、辞彙的共同点仍然比较多,可以说是大同小异。跟广州人用方言交谈,基本上可以互相通话” 。
新兴县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东北面是归属粤海片(广府片)的高要和佛山;东面和东南面是归属四邑片的鹤山(鹤山雅瑶属四邑)、开平和恩平;西南面是归属“两阳片”或“高廉片”的阳春;西北面和北面是同属云浮市辖的云安县和云城区,跨过云安县和云城区再往北和西北,则是归属“勾漏片”的郁南、罗定和德庆。新兴县是粤方言几个大片的接壤过渡地带。
地理位置的特点往往与方言特点紧密相关,新兴县地处粤方言几个大片的接壤地带,很自然地成为一个联接东西南北、杂糅各片特点的方言点。新兴方言的语法存在一些杂糅了东(粤海片)西(高廉片)南(四邑片)的特点;相比广州话,新兴话较多地保留古代汉族“雅语”的面貌。
新兴话在县内各镇也有差异,形成几个区域。县城话新城镇、车岗镇、太平镇、集成镇、东成镇、大江镇和簕竹镇良洞村、里洞圩附近地区等。稔村话稔村镇南部。水台话水台镇。梧洞话里洞镇南部地区。天堂话天堂镇和河头旧街附近。
客家话
唐代战乱至五代十国时期,大批汉人通过横浦之道或赣南至福建石壁、至梅州、至惠州,或粤海通道到广东,这是客家人的迁徙之路。在经过长期流徙以后,他们所操的语言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方言——客家话,这批被称为“客人”的中原汉人定居于梅县地区。由于客家人都具有正统意识,其语言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既不受金元之后中原汉语演变趋势的影响,也不易为粤语所同化。客方言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而是汉语的一个支派。
新兴县内的客家人,是梅县地区客家人的迁入。县内河头镇、簕竹镇是客家人相对集中的区域,水台、车岗、太平、天堂等地也有客家人居住。至2000年,县内客家人有3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分布在140条自然村。他们日常交往讲“客家话”,对外交往可讲“新兴话”。

风景名胜

国恩寺

龙山旅游区内的国恩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和圆寂之所,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0多年前惠能大师凭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五祖弘忍真传衣钵,成为佛教禅宗第六代宗师。六祖创“顿悟”学说,把源于印度的佛教改革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其留下的《六祖法宝坛经》更是研究中国和世界佛学史、思想史、哲学史的历史巨着之一。
国恩寺

神仙谷

神仙谷景区位于六祖镇西南部留村村委会辖区内,座落在新兴县八景之一的笔架山,距龙山旅游度假区只有四公里。景区面积约2609亩,谷内全长约四公里,因仙迹而得名。
神仙谷

古塔春晖

宝宁塔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位于天堂镇内垌盆地的出口处三庙口两山嘴间的中点。塔高24米,壁厚1.45米,八角七层,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县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塔。内垌四面有高山相环,中间却地势平坦开阔,自古农业发达。

水台叠翠

水台镇位于新兴县东部,面积约70平方公里,距县城30公里,是新兴县农业发展区域化万亩连片水果基地。水台镇的山头低矮、坡度平缓,土质疏鬆,有利于水果生长,传统种植有西瓜、香蕉、柑桔橙等。温氏集团祖代原种猪场投产、珠三角花卉培育种植后方生产基地引成,使水台镇形成集科研、生产、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成为广东省着名的三高农业示範镇。

天露山

天露山旅游度假区位于里洞洛洞村,坐落于粤中南部最高峰天露山北麓,新兴致力打造的“中国第一禅漂”的禅龙峡也位于此。禅龙峡漂流全长3.8公里,总落差188米,最高落差20米,有圣祖峰、平湖秋色、忘忧谷、佛在我心等景点。

金水台温泉

金水台温泉水质晶莹清澈,有淡淡的“臭鸡蛋”味,水温高达70℃,水质含有偏硅酸、氡、硫、钾、钙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有很好的保健疗养价值。金水台温泉由多米尼家外商投资,首期投资人民币1.2亿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池区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建有30多个特色不一的温泉池,温泉冲浪池、温泉滑梯、大型温泉水疗池、温泉鱼疗池、温泉酒吧池等。景区的各种会务及娱乐设施完善,高级卡拉OK歌舞厅、各种20人至400人的大型会议中心及配套完善的多媒体设施,600多餐位的特色中餐厅、西餐厅,加勒比海风格别墅60多套,每套别墅更配有私家温泉池及独立的车房,共有豪华客房200多套,房间设有露天阳台。

藏佛坑

藏佛坑位于广东新兴县六祖镇寺田村东侧,距国恩寺3公里。藏佛坑内有约2公里的长坑延绵于两山之间,原始自然生态保持良好,坑内浅流飞瀑,奇岩怪石,绿荫山色相映成趣,藏佛坑内还有架古色古香的水车。传说六祖圆寂后,尸体端坐在坑中一块石上,得名!坑内的化身潭有瀑布从峭壁下泻成数米深潭,潭内有岩洞为六祖惠能圆寂之处。潭外百余尺溪中有一平面石,旧社会遇天旱之时,乡民常迎六祖塑像来此石求雨,据称相当灵验。在平面石的对面山有一块高数十丈的巨石,似韦陀佛像,故名“韦陀石”。坑两侧山麓有数巨石,如四大天王,俗称“金钢石”。藏佛坑石奇、山清、水秀,是旅游览胜的好去处。

特产美食

蛇肉

新兴人食蛇,最早流行于民间,听闻蛇肉可以去除小孩晚上冒汗的毛病,并且可以美容小孩肌肤,其实蛇乃高胆白食物,吃之对肌肤增白无可厚非。后来由于疗效显着,加之广州、南海等地食蛇的菜不断丰富,食蛇的风俗在新兴悄然兴起,首家经营蛇食餐的是现太平镇凤凰水闸的蛇餐馆。最初的菜式是将蛇折骨撕肉,加之鸡肉丝、火腿丝、猪肉丝、冬菇、木耳等作为配料火文成蛇羹,专供顾客品尝。后来发展至“三蛇龙虎斗”、“三蛇龙虎凤大会”。这些菜式正流行于各大宾馆、酒楼,但以原凤凰水闸的蛇王旺经营的最好,其店址现已迁至冼河桥旁,原店址仍为旧称,但被他人经营,在冼河桥蛇餐馆一般用眼镜蛇(饭刬头)、金角带、过树榕这三种蛇汇于一起做蛇羹,其中加入果子狸的蛇羹叫“三蛇龙虎斗”,加入老猫的就称“三蛇龙虎凤大会”,新兴人食蛇比起以前已有大发展了,除了蛇羹外,还有炒蛇丝、火文蛇肉、炒蛇皮、蛇汤、炖蛇盅、火局蛇木录、蒸蛇木录等,有近百个品种。

簕竹田螺

簕竹田螺是簕竹镇“好好餐厅”的一道名茶,其选料上乘,味道鲜美,配料独特,驰名县内外。簕竹田螺的原料田螺来料来自于簕竹沙涌纯粹的无污染的本地产螺类。螺体螺纹清晰,螺壳满而透明,螺肉肉质肥美。簕竹田螺的烹製方法多用猛火乾炒,配以紫苏、蒜米、蚝油等炒至螺壳红方可下锅上桌。新兴人食螺多于中秋前后,因为此时的螺肉最为肥美,螺籽少,吃起来比较方便。簕竹田螺现已发展成以田螺为主打的河鲜宴。除田螺以外,河鲜宴会有当地河涌盛产的鱼类、肝鱼、山斑、河虾、黄骨鱼等。

天堂狗肉

有谚云“狗肉滚三滚,神仙企(站)唔(不)稳”,“夏至狗,无处走。”说明新兴人非常喜欢狗肉。不过新兴人吃狗肉多在冬季而不大夏天了。天堂狗肉的吃法是有一番讲究的,在选科上,普遍有“一黄二黑三花四白”,认为黄狗的肉最香,白狗肉的肉最猩。烹製狗肉时,将狗杀死后,刮清身上的毛,然后用禾秆(或木柴)烧煨,煨成黄后,洗净内脏,切块放在锅里炒乾水,再转到砂煲用文火火文,拌以油、盐、姜、陈皮、片糖,用火文熟。

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範县200强”。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