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akota

生活百科 2023-01-25 19:31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Desakota

加拿大学者麦吉(T.G.McGee)在对亚洲一些国家进行长期研究后提出了“Desakota”概念,即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麦吉(T.G.McGee)80年代提出的Desakota模式,是对亚洲发展中地区城市与乡村两种空间类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空间表现作出的理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城乡融合区、城乡一体化
  • 外文名Desakota
  • 别称deskota
  • 提出者麦吉(T.G.McGee)
  • 提出时间1987年
  • 套用学科城乡规划
  • 适用领域範围区域 城市 乡村 城乡统筹

形成背景

现在的西方已开发国家普遍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而开发中国家直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化进程才明显加快。这种滞后性使得原有的根据西方社会的历史经验出来的城市化理论显得不再完备,因为这一理论建立的前提是认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将不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消失。
5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开发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出现了以大城市和周围地区的高速增长为基本特徵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空间範围迅速扩张,在城市边缘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城乡交接地带。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使过去独立发展的城市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繫,而且沿城市之间的交通通道形成了新的发展走廊。在经济成长速度较快、人口密集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这些特徵表现尤为突出。
城乡交接带和发展走廊的形成是城乡之间经济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的结果。这种特殊的空间形态既非城市,也非农村,但又表现出城乡两方面的特点,被学者称之为“灰色区域”。“灰色区域”的出现,淡化、模糊了城乡之间的界限,用建立在西方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城市化理论很难对此作出充分解释。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致力于探求新的理论模式。加拿大学者麦吉(T.G.Mcgee)提出的Desakota便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

Desakota模式的由来及其理论要点

1985年麦吉提出在亚洲某些开发中国家和地区,如印尼爪哇、泰国、印度、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核心区域出现了与西方的都市区类似而发展背景又完全不同的新型空间结构。它们出现于人口密集的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处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藉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带动了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它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实现了居民职业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转变。
1987年麦吉提出了Desakota概念的原型Kotadesa。在随后正式发表的文章中,麦吉採用Desakota一词表示具备上述条件,已实现经济形态转型的原乡村地区,并提出类似于大都市带的超级都市区(Megaurban Region)概念,将其範围定义为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由发达的交通手段联繫起来的核心城市,当天可通勤的城市外围区及核心城市之间的Desakota区域。

Desakota区域有以下主要特徵:

是相当密集的人口、分散的农户经营方式和以水稻种植为传统产业。
在欧美大都市带的空隙地区,人口散居造成密度往往较低。但在亚洲的Desakota区域,高密度的人口长期定居在一起,从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活动,而水稻种植等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却具有很大的季节变动性,在农闲季节必然有大量劳动力需要寻找非农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亚洲地区传统的农业发达地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与原有的人口聚居地在空间上是统一的,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係,这为城乡之间密切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
,亚洲地区Desakota区域是由原中心城市的工业向外扩散和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而西方的大都市带是市中心地区的居民不断向外迁居而形成的。
在亚洲的许多开发中国家,都曾制定过鼓励城市产业向郊区扩散的政策,通过农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出水平,鼓励扶持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得在传统的农业发达地区,非农业活动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农业不再成为居民唯一的收入来源。部门众多的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而同一家庭内的各个成员也可以从事各不相同的产业活动。
第三,在欧美大都市带的中间通常分布的是一些环境优美的居住和休憩用地,但在亚洲的Desakota区域,农业、副业、工业、住宅及其它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交错布局,混杂特徵极为突出。这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为当地农产品提供便利的加工场所的,也往往带来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第四,密集的交通网使其与周围地区的联繫极为方便,使Desakota区域的人员和货物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迁移性。普遍使用机车、卡车等非高技术的运输手段,它们以相对低廉的运费形成区域的运输网路并不断将其範围扩展。
第五,由于农业从狭义的水稻种植扩展到蔬菜、水果和家禽的种养殖业,服务业部门也相应地得到扩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劳动力参与到了非农产业活动中。
,原来为城市和农村制定的管理系统已不适用于这一地区,管理上成为薄弱环节,非正式部门(informal sector)的普遍存在使Desakota成为一种“灰色区域”。

亚洲各国的Desakota的类型:

(1)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由于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转入非农产业部门而形成的Desakota,这种过程与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一致,以日本和韩国较为典型;
(2)由于两个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而不是主要向各自的周围地区扩张)而形成的新的发展区域。交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最终使这些大城市相互连线起来,从而在这些城市间形成狭长的发展地带。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的沪宁杭地区、台北—高雄地区、泰国中部平原和印度加尔各达地区;
(3)邻近国家的次级中心城市(如省会),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密集但非农产业发展与经济成长均较为缓慢的内陆地区。引起这类地区空间结构转换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密度的人口压力。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的四川盆地、孟加拉国、印尼南部的喀拉拉邦和爪哇岛的部分地区。
显然,Desakota的出现,并非单纯受城市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具备特定条件的地区,由于城市与乡村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密度重合造成的。

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引

麦吉(Mcgee)教授于1989年提出了Desakota的概念,指的是在同一地理区域上发生的城市性和农村性的行为,在印度尼西亚语中"desa”指村庄,“kota"指城市。它被用来表示在亚洲大城市之间交通走廊地带的农村地区所发生的,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为特徵的,商品和人流相互作用十分强烈的发展过程。其着重点不在于城乡区别,而在于空间经济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聚居形式和经济行为的影响。Desakota区域,既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不一样,也与通常意义上的城市不一样,既不是农村,也不是城市,但具有这两种社会的特徵。这种空间形态是城乡两大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形态,是从城乡联繫与城乡要素流动的角度,研究了社会与经济变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Desakota严格来讲是指乡村城镇化过程,这种城乡边缘区(它不仅包括大城市郊区、交通线路沿线地带,也包括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聚集区)的形成,是城市和乡村这两种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这种模式不同于自上而下的联繫模式,也不同于自下而上的联繫模式,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与城市都是相对封闭的空间概念,而在城乡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繫的基础上达到整合状态时所产生的灰色区域——城乡交融系统,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乡联繫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适用于大城市的近郊区或城市群的覆盖区,这些区域主要有这样特徵
(1)人口密度很高;
(2)居民的经济活动多样化,既经营小规模的耕作农业,也发展各种非农产业,且非农产业增长很快;
(3)土地利用方式高度混杂,耕地、工业小区、房地产经营等在此区域内存在;
(4)人口流动性很大。大量的居民到大城市上班以及从事季节性帮工;
(5)基础设施条件好,交通方便。

对Desakota模式的评述

1988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召开了以麦吉的论文为主题的国际讨论会,各国学者根据在亚洲不同国家的研究实践,对麦吉的Desakota模式提出了一些补充或批评意见。在各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些与麦吉的超级大都市区基本类似的概念,如扩展大都市区(Extended Metropolitan Area)、分散的大都市(Dispersed Metropolis)等。我国学者周一星根据对沿海几个城市密集地区的研究,提出了都市的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概念并建立了初步的界定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在沿海与内地,北方老工业基地与南方对外开放先导地区往往体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马昂主(A.M.Marton)和古尔丁(Guldin,G.E.)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联繫做了初步探讨。香港学者薛凤旋等认为珠江三角洲区域虽然在许多方面与Desakota类似,如历史上是以大量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粮食高产区、非农活动的增加、人口流动性增强、土地利用混杂,引致管理上的“灰色地带性”等等。但与Desakota区域的一般特徵相比,仍存在着显着的不同之处,如珠江三角洲非农活动的增长已经超越以同一家庭内各成员的分工和季节性的特徵,原有农业人口已有70%以上稳定而彻底地转向非农产业,并非是农工兼顾。从人口流动特徵来看,并不仅仅局限于区内小城镇往大城市的通勤和区内密切的人流和物流,出现了不少跨市甚至跨省的迁移。非农劳动力的转移也并非主要靠大城市为农村季节性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和农副产品市场,更主要的是劳动力常年较稳定地迁入小城镇或就地从事非农产业活动。
笔者以为,麦吉对Desakota三种类型的区分是建立在对若干特殊因素的把握基础上的,并不是科学分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各不相同。第一种因素反映了形成Desakota的基本区位条件。第二种因素表明就Desakota的形成,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力量要大于城市与自身周边地区相互作用的力量。显然,麦吉提到的两个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是以每一个大城市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为前提的。第三种因素反映的人口密集和传统农业发达是Desakota形成的区域性巨观背景。无论就区域内单个城市还是城市体系的发展来看,中心城市影响力的辐射扩散,在周边乡村地区必然体现为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农业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部门。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导致了城乡聚落形态的转型变化,中小城市和大量小城镇的兴起使孤立的单个都市区演变为多个都市区相连、进而组成大都市带成为可能。
我们应当看到,麦吉的研究在注重城市要素对乡村地区导向作用的,着重于探讨城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双向交流引起的地域空间变化。这一点对于我们有效地组织城乡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更重要的是,麦吉对亚洲城市发展模式的,促使人们对源于古典城市基础的城市化模型的许多结论进行反思,而且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学者致力于探索能够说明大多数欠已开发国家中人类聚落转换特徵的空间模型。通过这些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于开发中国家城市化的理解。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