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流村位于潞城市辛安泉镇东南部15公里处,距市区30公里。在黎城、平顺、潞城的三县界处,三面环山,属盆地气候,比潞城市区气温平均高2C。全村148户,人口512人,耕地面积1139亩。南流村以水资源而闻名,这里泉眼分布广泛,有地泉、井泉、群泉、山泉、矿泉等各种形态的泉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素有上党“小江南”之美誉。浊漳河象一条裙带繫于南流村的腰间,潺潺流水,蜿蜒而下,景观十分秀美。南流村支村两委班子依託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优势,带领村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挖掘传统文化,引导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南流村被确定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示範村。山西省小城镇发展中心为南流编制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即《潞城市辛安泉镇南流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流村
- 所属地区山西省长治市
- 人口512人
- 耕地面积1139亩
地理历史
南流村背山面水,避风向阳,易地排洪,以“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而建。占据了上乘风水,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体现了天、地、人和谐合一的哲学思想。
南流村交通便利,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常辛线从村中而过,北接207国道,南接长林线。基础实施齐全,全村户户通了水泥路和程控电话。有自村的网页,便捷的信息网路,把南流与世界连在一起。联通和移动分别在本村建有信息塔。
南流村历史悠久,建筑淳朴,在村中央元代的关帝庙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戏台等,古庙的色调是统一的砖红,雕刻极其精细,塑像宏伟高大。今年按古庙原样,刚修葺一新。四面八方的乡民常来这里朝拜。
南流村红色文化丰富,现留有抗日战争留下的藏粮、藏兵洞遗址,革命纪念碑。和平顺西沟李顺达同一时期全国劳模刘聚宝给南流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山西是麵食的故乡,潞城是甩饼的故乡,据传上党名吃甩饼是清末明初南流村的呼国珠师傅製成。因风味鲜美,逐渐流传,远及黎城、壶关、长治、长子、屯留、襄垣等县。民间流传“要想真解谗,咱到甩饼摊,饱饱吃一顿,如同小过年”。
田园风光
南流村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沿浊漳河而下,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遮荫连绵数百米,风光秀美,景色怡雅,优美的自然景观是人们休憩和游乐的极佳场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周已过万重山”在南流已经成为真实的写照。自2004年南流村引巨资开办高山流水景区以来,“华北第一漂”从此诞生了。游客坐在竹筏上,听着筏工的小调,看两侧蛤蟆嘴。一线天的自然景观。置身其中,两手可以触摸清凉的河水,遥望美丽的田野。令人神清气爽,物我两忘,是人们亲近自然的绝佳机会。游客在炎炎烈日的夏天,到“华北第一露天泉水浴场”是最佳的去处。在清澈的泉水中,把一天的疲惫都能忘掉。旅游给南流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每年从4月到10份期间,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人次,总计接待2万人次,经济效益在200万元,给当地农民创造了150个就业岗位。2007年,“走在山水间”大型演唱会在本村举行,宋祖英,蒋大为等着名歌唱家应邀前来助兴,使南流村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也极大的带动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村的农家乐有的收入在万元以上。
淳朴民风
南流村的水资源丰富,味道甘甜。是淡水鱼的理想家园。支村两委开动脑筋,引资上项,长治市区唯一的三文鱼养殖基地落户南流。结合当地旅游和南流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丰厚积澱的文化,南流村办起了农家乐,发展了自己的窑洞文化,剪纸艺术。乾净的农家小院和善良的农民以当地野味和土特产为主的农家饭菜,以三文鱼为特色的招牌菜吸引八方来客。2006年南流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以生产为主、节假农闲时文化活动非常丰富,许多人都能吹拉弹唱,扭秧歌打腰鼓。为了更好地发挥本村地理环境优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和自然风光的优势,支村两委员把旅游发展和村庄整治有效地结合,把文化和商机有效地结合,集山水于一体,融古蹟与浪漫于一体,置文化与休憩于一体,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把本村建设成一流的旅游文化名村,成为潞城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休憩、绘画、观赏、吟诗、休闲的极佳场所。南流将以生态立村、文化兴村,走村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不能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更不能抓抓停停,刮一阵风,要把作风建设事项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工作作风的具体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管行动。改进作风,不能表现为深入基层调研,仅是“只此一回”;密切联繫民众,光是“结一个穷亲戚”;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搞个典型示範”。根据以往的教 者抓抓停停一阵风现象,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必须在制度上把八项规定细化、具体化,用制度的刚性进行约束。在这些制度中,还要突出监督检查的内容。2012年12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就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提出要“把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经常性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强化日常监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