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写伤春之情,上片写妙龄女子尝杏怕酸,细腻工致地透过残杏写少女的天真无邪娇态,下片写女子所目睹的环境,为结三句渲染烘托,暗示其伤春情绪,使其伤春心事都表现在结尾“眉间”二字上。这首词既写景又言情,闲中着色,传神写照,惟妙惟肖。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 创作年代北宋
- 作品体裁词
- 作者周邦彦
- 作品出处《全宋词》
作品原文
诉衷情⑴
出林杏子落金盘⑵。齿软怕尝酸⑶。可惜半残青紫⑷,犹印小唇丹⑸。
南陌上⑹,落花闲。雨斑斑⑺。不言不语,一段伤春⑻,都在眉间。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桃花水”等,双调四十一字,上片五句四平韵,下片四句四平韵。
⑵杏子一种果实,圆形,未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黄红色,味酸甜。金盘金属製成的盘子。
⑶齿软牙齿不坚固。
⑷可惜意谓应予爱惜的。半残指杏子被咬了一口。青紫此处指槓桿透出紫红的半熟青杏颜色。
⑸唇丹嘴唇上限量的丹砂红。
⑹陌泛指田间道路。落花闲花儿安静地飘落。闲,安静。
⑺斑斑颜色驳杂貌。
⑻伤春因春天的景物而引起的伤感。
白话译文
金盘中盛着刚刚摘下的青杏,少女只咬了一口便觉杏酸齿软,急忙放下。半残的青杏上留下她小小的红唇印。
她看见窗外南边的路上,点点落花,如雨飘下。她默默无语,望着这即将逝去的春天,满腹愁情全写在微蹙的眉间。
创作背景
悲欢离合、羁旅行役是唐五代、北宋词的传统题材。唐词初创,文人词与小诗在情调、意境上区别尚不严格。自五代至北宋后期周邦彦填词,有了很大的变化。是鲜明的个性和普遍的共性相统一。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情,“常人皆能感之,而周邦彦惟能写之”。这首《诉衷情》词,就是写青春女子伤春,并同尝果怕酸联繫来写,确属少见。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写少女伤春的词。这首词由少女尝果写到伤春,过渡自然,联繫紧凑。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可见杏子成熟,当在暮春时节了,新摘来的杏子放在金盘里,色泽鲜艳明丽,不用“置金盘”,而用“落金盘”,因“落”字有从摘下到放置过程的动态感,即摘下放入的意思,比“置”字生动得多。新出林的杏子特点是鲜脆,逗人喜爱。但又由于是新摘,没有完全熟透,味道是酸多甜少,颜色青紫而不太红。而少女好奇,好新鲜,见到鲜果以先尝为快。但乍尝之后,便觉味酸而齿软了。正如韦应物诗“试摘犹酸亦未黄。”少女怕酸,不敢再吃,只剩下大半个吃剩的杏子。青紫色的残杏,留下少女一道小小的口红痕迹,唇丹与青紫相间,在词人看来,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而这位少女也必然因怕酸而攒眉蹙额,娇态可掬,更惹人怜爱了。所以词人用了“可惜”二字,而不用“留得”二字。因为这不只是在写半枚残杏,而是透过残杏写少女。
下片先从少女眼里写周围环境,南陌上,满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真是春雨无情,落花有恨。这三句似与上下文无关係。但看三句之后,便可体会到这三句环境描写对少女的伤春情怀起了烘托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落花春雨的撩乱氛围中,才使少女感到“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而伤春心事“都在眉间”。也就是说因伤春而愁眉深锁。对于妙龄少女来说,伤春每由怀春引起。对花落春归,感岁月如流,年华逝水,因而有了某种爱情意识的跃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却是少女不可透露的内心世界的秘密,所以她只能不言不语,终日攒眉。
上片说的少女因尝杏怕酸而攒眉,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少女因怀春伤春而攒眉,则是生活中的必然现象。这两种现象在词中来了个巧合,少女以尝杏怕酸而攒眉,巧妙地掩饰了她因怀春而攒眉,掩饰了她内心的秘密,可谓妙合无垠,这也正是作者构思细密,匠心独运之处。
这首词上下两片初看似无关係,不易衔接,实则用暗线贯串,自然过渡,结构曲折。作者又善于抒写女性心理,将女性心理活动与景物描摹巧妙结合,所以后来评论周词的都很称讚他的词法,如清陈世焜云“词至美成,开合动荡,包扫一切。”(《云韶集》卷四)
名家点评
近代·?>乔大壮《手批片玉集》二声。闺咏亦新,不似柳公尘下。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讚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