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夏姬就是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她不仅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古代五大豔后之一,更堪称中国古代色伎双全的第一“性感尤物”,后世称她为“一代妖姬”。
《太平寰宇记》卷十二记载“夏姬墓在(柘城)县东北二百步。”而《天下名胜志》云“夏姬墓,在(柘城)县界,即陈株野之地,皆传闻之讹,未曾深考故耳。”《柘城县誌》亦有记载、考辨。
根据史料文献记载,夏姬在柘城成婚、生子、外遇当是史实。2000 年,包含夏姬墓在内的旧北门遗址与柘城故城遗址、邵园汉墓一同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夏姬墓
- 夏姬春秋第一美女
- 规格南北长132 米,东西宽140 米
- 考古发掘1974 年
生卒考证
春秋第一美女
夏姬兼具骊姬、西施的美貌和妲己、褒姒的狐媚。直到40多岁,仍保持着青春少女模样。由于她与陈灵公等三位国君有不正当关係,人称“三代王后”;她曾先后7次结婚,史载“七为夫人”;有9个男人因她而死,又称“九为寡妇”。儘管如此,追求她的男人还是前仆后继、无怨无悔。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里说因夏姬而引起国际战争,春秋有好几个国家之亡都与她有关。用熊飞骏《历史在这里哭泣》里的话说,夏姬是与西方海伦齐名、能使智力正常的男人陷入群体疯狂的美女。
历史上还没有女人像夏姬那样把“性魅力”发挥到极致,也没有哪个女人如此吸引男人们的历史眼光她的事迹在《左传》《列女传》《穀梁传》等古籍中皆有记载,7次出现于《左传》之中,5次出现于《史记》之中,《诗经》中涉及到她,《国语》中也提到过她。日本宫城谷昌光着有小说《夏姬春秋》,铺写夏姬的一生。
而这样一位倾倒众生的千古绝艳,却和柘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係她在这里结婚,在这里生子,在这里外遇,据说魂归这里。
《太平寰宇记》卷十二记载“夏姬墓在(柘城)县东北二百步。”而《天下名胜志》云“夏姬墓,在(柘城)县界,即陈株野之地,皆传闻之讹,未曾深考故耳。”《柘城县誌》亦有记载、考辨。
一代妖姬”的风情万种
《诗经·陈风·株林》云“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这是一首纪实诗,是嘲讽春秋时陈国的国君陈灵公君臣三人与当时着名美女夏姬私通的事。翻译成现代文他们为啥总是去株邑之郊?是去找夏征舒游玩吗?其实不是去找夏征舒,是去幽会其母夏姬!驾起大车赶起四马,停车在株邑之野(与夏姬)相悦。换乘轻车赶起四驹,在株邑之郊(与夏姬)行鱼水之欢!
株林,古地名。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班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柘城县誌》“上古,朱襄氏之都。”1991年《柘城县誌》“夏称‘株野’。”可见,夏姬与陈灵公幽会是在今柘城一带。
郑国公主为何居陈国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为什幺会居住在陈国的株邑呢?这要从她的丈夫夏御叔说起。
自陈国开国国君陈胡公曾封地胡襄城开始,今柘城一带即是陈国重要属地。至第16代国君陈宣公生公子少西(字子夏),少西生子夏御叔(以父亲字为姓)。夏御叔为陈国大夫,封地株邑(今柘城)。
夏姬,郑穆公之女,母亲为少妃姚子。作为公主,自幼丽质妖娆,性格开放早熟,未出嫁时便与族兄子蛮私通。在这期间有史记载她得异人传授房中术“素女采战术”,能采阳补阴使容颜永驻。不到三年,公子蛮死去。为了让女儿安分一点,穆公把她远嫁到陈国株邑,做了夏御叔的妻子。她从此从夫姓为夏姬,生有一子名夏征舒。
夏姬嫁给夏御叔不几年,丈夫就病死了。夏姬年近40岁,但容颜依旧如少女,后与陈灵公及其两位臣子——孔宁、仪行父在株野私通。按夏御叔辈分,陈灵公是夏姬的堂侄。君臣三人甚至都持有夏姬的内衣,在上朝时拿出来相互嬉戏。他们的丑行闹得全陈国上下都知道,百姓们于是作了《株林》一诗讽刺此事。大夫泄治劝谏灵公,未料灵公恼羞成怒,让孔宁、仪行父暗杀泄治。一日,君臣三人在夏姬家中饮酒作乐,竟拿夏征舒的身世作为玩笑的题材。夏征舒忍无可忍,趁灵公要离开时将他射杀,并自立为陈国第20代国君。孔宁和仪行父趁机逃到了楚国。隔年,夏征舒便被楚庄王讨伐,兵败后被处以车裂极刑。楚庄王将夏姬俘虏至楚国。
楚庄王倾倒于夏姬的美貌,有意纳她入后宫,此时大夫申公巫臣劝谏他不要留下淫蕩的罪名。后来楚令尹子反欲得夏姬,亦为巫臣所劝阻。理由无非是“红颜祸水”之说。楚庄王让夏姬成为鳏居的大夫连尹襄老的续弦妻子。
连尹襄老娶了夏姬未久,在邲之战中,被晋国大夫荀首射死。这时襄老的儿子黑要不但没有急于寻回父亲尸首,反而跟继母夏姬私通了起来。巫臣命夏姬先回娘家郑国,承诺会下聘娶她。之后,巫臣设计夺得夏姬叛逃晋国,其家人则为当年想娶夏姬却被巫臣劝退的子反等所灭。巫臣反击,使晋扶吴扰楚,开启了春秋晚期吴越争霸的序幕。
刘向的《列女传》中提及夏姬“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夏姬是一个兼具美丽和风骚的女人,身处于春秋列强夹缝中,注定饱经沧桑。也许正是她颠沛流离的传奇,才被人们念叨了数千年;也许她并不会什幺採补之术,只不过恰好与几位“名人”产生了暧昧关係罢了。围绕着她石榴裙转的,多数不得善果。
不过,夏姬的归宿还好,总算找到了一个痴情且可以相伴的巫臣。夏姬与巫臣婚后,生下一个女儿。此女后来与晋国大夫叔向结婚,生下一子羊舌食我。从此后再无关于这二人绯闻的历史记录来看,巫臣和夏姬的爱情生活应该是美满和幸福的。
“三代王后”香魂归何处
在柘城县旧北门村东南角的北旧湖内,有一高大的土堌堆,就是世传中的夏姬墓。这个堌堆如今被文物部门称为柘城旧北门遗址,又称“旧北门大冢”。
清光绪《柘城县誌》对此冢有记载“北门外故城积水中,一丘巍然,高可雨仞有奇,广可十亩,题志封树,一无可征,乡人不知可凭,而群名之曰夏姬冢。”
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亦记载夏姬墓在柘城县故城“东北二十步”。
由此可见,春秋至清朝的2000余年间,世人皆以柘城旧北门外的大冢为夏姬墓。
粉碎质疑
但亦有学者对此冢提出质疑,认为非夏姬墓。清代邑人陈朴在《北郊疑冢辩》一文中提出三点证据其一,他认为柘非陈邑。“既非陈之邑,则陈亦安能以他国之土田,为其大夫之封地乎?”其二,他认为陈至柘城路途遥远,灵公会夏姬不可能达到“朝夕而往”。其三,他认为夏姬嫁巫臣,不会再葬柘城。“姬久为巫臣所据,则其死也,谁为之返葬于夏氏之冢乎?”
从文史资料考证,陈朴所言有失偏颇。其一,柘属陈邑,《史记》《柘城县誌》等史载凿凿。陈国开国之后三代国君或封胡襄,或封远襄,皆柘城一带。且陈惠公避难柘城,留下陈氏一支。夏姬之夫夏御叔亦封地株野。其二,爱河中的男女容易失去理智,加之陈灵公荒淫无道,幽会情人夏姬,自陈地至柘城路途不远,“朝夕而往”亦可理解。,陈朴认为“朝食”是早晨吃饭时灵公已达柘城,误矣,此词实为性交的隐语。其三,春秋时对女性行为操守的束缚尚未形成,所以导致春秋男女之事的混乱和开放。每年春天高禖庙前祭祀时,青年男女是可以公开交欢的。《周礼·媒官》“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不时也,奔者不禁。”所以,并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当时,夏姬敢于如此开放亦大环境所致。夏姬逝后,按当时礼俗,归葬柘城亦有可能。
考古发掘
自1974 年以来,经商丘市、柘城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考证该大冢是一处古文化遗址。原来很大的土丘,现已被削小,呈扁圆形。现四面环水,一丘突兀,茂密树木中有白瓷塔,西侧有新修道路通向北门村。
该堌堆南北长132 米,东西宽140 米,高约3.5 米,内含两汉墓葬。地表以下灰土层深 3 米。在此发现有方格纹、篮纹、磨光黑陶陶片、甑和手捏附加堆纹陶器。加工的角制狩猎工具、蚌器等文物也出土不少。1978年、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中国历史博物馆先后派人对该遗址做了详细的调查,认为该遗址属龙山文化早期遗址。2000 年,旧北门遗址与柘城故城遗址、邵园汉墓一同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