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参,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肉根龙胆GentianasarcorrhizaLingetMaexT.N.Ho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益肺肾,退虚热的作用。主治肺虚咳嗽,肾虚遗精、遗尿,虚劳发热,病后体虚,头昏多梦,自汗,盗汗,小儿疳积。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菊花参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龙胆目
- 科龙胆科
- 属龙胆属
- 种肉根龙胆
- 分布区域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 採收时间夏季採挖
- 用量内服煎汤,9-15g
- 毒性无毒
- 储藏置阴凉乾燥处
别名
金钱参、一颗松、半边钱、铜钱参、小人参、爬地参、白洋参、水胖药、小菊花参。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
入肺、脾、肾三经。
功效
益肺肾,退虚热。
主治
主肺虚咳嗽,肾虚遗精、遗尿,虚劳发热,病后体虚,头昏多梦,自汗,盗汗,小儿疳积。
相关配伍
1.治虚热不退菊花参9g,地骨皮15g。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治小儿疳积(铜钱参)鲜品30g。研末,蒸蛋或炖肉服。(《西昌中草药》)
3.治跌打瘀肿(铜钱参)鲜品配透骨消、酸浆草各适量。捣敷患部。(《西昌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炮製
採集加工夏季採挖,洗净,晒乾或鲜用。
形态特徵
肉根龙胆,又名蕨根龙胆(《中国植物志》)。多年生矮小草本,高2-5cm。根肉质,数条,白色,纺锤形,长1.5-4.5cm,粗约4mm。无主茎。叶密集,丛生呈莲座状,近革质,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2-2.4cm,宽1.5-4mm,先端尖,基部阔,彼此相抱,主脉于两面稍突起,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密生小刺状毛,全缘。花茎自叶丛中抽出,每花茎有花1-3朵;花萼倒锥状筒形,长5-7mm,外面具柔毛,裂片5,密生小刺状腺毛,花冠淡紫蓝色,漏斗形,长10-12mm,裂片5,卵形、褶卵状椭圆形,先端截形,边缘具不整齐细齿;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椭圆形,长2.5-3mm,具短柄,花柱短粗,柱头2裂。蒴果先端外露,长圆状匙形,先端圆,具宽翅,两侧边缘具狭翅,果柄长至7mm。种子褐色,椭圆形,表面具网纹。花、果期4-7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疏林向阳草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滇南本草》“味微甘、苦,性微寒。”
《云南中草药》“甘,温。”
《滇南本草》“治劳伤虚热不退,血气虚弱。形体消瘦。午后怯怜,夜间发热,五心烦热,天明出汗,盗汗等症。男妇老幼,并皆治之。”“单食此参,退虚烧热症,神效。”
《滇南本草图说》“专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形体羸瘦,五心发热等症。最良。”
《云南中草药》“补虚,益肺,滋肾。主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多梦,遗精,遗尿,小儿疳积。”
《全国中草药彙编》“健脾益气,补肾固精。主治虚热不退。小儿久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