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民谚话立秋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大量通俗简练的民谚。其中,许多与养生保健有关的民谚,切合实际,符合医理,蕴藏着行之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
眼下,立秋即将到来,如何根据立秋的气候特征做好养生保健呢?我们不妨来解析几条与立秋保健有关的民谚,看看对人们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关键词秋老虎
支招立秋伊始,盛夏余热未消,更何况伏天未尽,炎热的天气往往会延续到九月中下旬,在这种被称为“秋老虎”的气候下,医生提醒中暑的可能仍然存在,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多补充水分,绿豆汤等解暑的食物也可以接着吃;避免长时间阳光曝晒,中午前后外出时可打上遮阳伞、涂抹防晒霜,做好防晒。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关键词温差
支招“秋凉”是入秋后的气候特点,但在初秋,白天暑热未尽,早晚渐为凉爽,温差加大,气候变化无常,很容易受凉发生伤风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在这段气候将凉未凉的时期,应特别注意起居保健,一早一晚多加件衣,养成早睡早起习惯;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锻炼时衣服不要一下子脱太多,待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多余的衣物,且出汗后要避免直接吹冷风。,立秋后还可循序进行耐寒锻炼,以提高人体对渐凉气温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肺功能。耐寒锻炼可以通过登山、骑自行车、太极拳等运动来进行;也可以坚持冷水洗脸,养成习惯,锻炼自己的耐寒能力;如果体质较好,未患有心脏病、风湿等疾病,也可以进行冷水浴。
“一夏无病三分虚”
关键词贴秋膘
支招夏天天气热、胃口差,一季消耗下来人多少都会有些消瘦,入秋后胃口转佳,且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秋天补养是十分合适的。古时候条件差,吃肉贴膘就算补了;现在要讲究些了,但也不是什么有营养就吃什么,而应结合季节特点,提倡“养肺润燥”。一方面可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豆浆、鸭蛋、蜂蜜、糯米等,可搭配做成蜂蜜蒸百合、鸭梨粳米粥、兔肉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粥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少辛多酸”,少吃葱、蒜、辣椒等辛辣食物,多吃苹果、石榴、葡萄、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酸味食物,以免伤肺损肝。
“秋瓜坏肚”
关键词生食瓜果
支招夏天吃凉的多,脾胃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受到影响,入秋后天气转凉,阳气下降,如果仍然大量吃瓜果,则易损伤脾阳,诱发腹泻、下痢等胃肠道疾患。,新鲜水果提供的营养是我们离不开的,适量食用瓜果仍是保健;但对于吃得过多或本身脾胃虚寒、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应该克制一点。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关键词防蚊
支招立秋后的气候条件使恼人的蚊子仍然会上演“的疯狂”,蚊子是疟疾、乙脑、登革热、黄热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而且秋天也是乙脑的高发期,故防蚊灭蚊仍需重视。提醒大家做好居住环境的清洁,常清理下水道,避免积存污水,喝剩下的饮料也要及时清理,不给蚊子繁殖提供便利。可安装纱门、纱窗、蚊帐,减少人蚊的接触,或者使用蚊香、电热蚊香、灭蚊灯等来驱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