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哺乳易“惹”上乳腺癌 提醒:女性应定期检查乳房
每年的10月是“粉红丝带月”,昨日,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举行“关爱乳房、关爱自己、关爱家人”病友联谊会。医生呼吁广大女性朋友,乳房是“多灾之地”,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查。
生娃不愿喂奶“惹”上
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哺乳会和乳腺癌扯上关系。乳腺外科二病区医生覃庆洪就接诊过这样一个病人。
27岁的吴莉(化名)是南宁市某中学老师,2012年当上母亲。生下宝宝后,无论家人怎么劝说,她都不愿意亲自喂奶。宝宝8个月时,吴莉的乳房出现肿块;之后,吴莉被医院确诊为乳腺癌。这个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让吴莉悔恨不已。最后,她只能接受保乳手术,幸好治疗效果不错,目前为止没有复发。
覃庆洪解释说,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发生变化,大量雌性激素无法排出,容易导致,最终恶化变成乳腺癌。很多女性朋友为了保持乳房外形,不愿给孩子哺乳,结果造成激素浓度过高刺激乳房。当然并不是所有不喂奶的产妇都会得乳腺癌,但有科学依据证明,不哺乳的产妇患上乳腺癌的风险较高,恶性程度也比正常人高得多。
“工作压力大、发育提前、户外活动少、食谱搭配不合理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都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增多的原因。”覃庆洪说。
13岁初中生被乳腺癌夺去生命
《2012全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2.55/10万,死亡率为10.24/10万,其中城市均高于农村。据统计,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患者的发病呈现日益年轻化的趋势,有近四成患者在40—45岁之间被确诊为乳腺癌。
“从我们医院接诊的情况看,发病情况与这个水平相当。”说到近年来乳腺癌的发展特点,覃庆洪无不担忧地说,“患者越来越年轻。”在临床接诊中,常有20—30岁的女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未婚女性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他接诊过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3岁。
2009年,13岁的小苏(化名)刚上初中,无意中发现自己左边乳房出现包块,还以为是乳房发育,她未同其他人提起。直到小苏左边乳房肿了10厘米,被送到医院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到全身,只能化疗。遗憾的是,3个月后,小苏还是离开了人世。
癌症不可怕需乐观心态来战胜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一名神采奕奕的大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自称是“路路姐”的她操着北方口音,说起话来眉飞色舞,实在看不出她曾是一名乳腺癌患者。
2011年,“路路姐”乳房出现硬块,医生建议她定期检查,她却没有照做。直到2013年春节前,“路路姐”去医院检查时已经被确诊为乳腺癌。今年2月25日,“路路姐”接受了切乳手术,直至7月15日,她一共接受了6次化疗,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在这场与噩梦的抗争中,“路路姐”始终保持微笑,还改掉了不良生活习惯,勇敢面对生活。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莫钦国告诉记者,得了乳腺癌,很多患者就陷入身心俱痛的困境。临床治疗只是这场战役的初捷,后续的生理和心理康复更加艰难、漫长。“路路姐”是一个很正面的例子,希望更多人像她一样。
定期体检可早点揪出“癌苗子”
“与大多数的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体检筛查就是最根本的手段。”莫钦国说,害羞和恐癌等心理和“土方治疗”的观念,成为不少女性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的障碍。
在项目筛查的流程中,第一步是做临床体检,体检发现有可疑肿块后,才会进行乳腺钼靶照片和B超检查。在该医院的住院病人中,大多数人都是在症状非常明显后才来就医,有的已经到了晚期,治疗效果比早期发现差很多。其实,一期乳腺癌90%以上能治愈,二期、三期效果较差,治愈率降至70%和50%左右,而则几乎100%可以治愈。
医生提醒,女性除了要掌握一定的乳腺疾病科普知识外,还要坚持每月一次自我检查,并且每1—2年进行一次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