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小细胞肺癌的特点是什么?
肺癌,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让许多人对其特点和治疗方式感到迷茫。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主任医师刘来昱,为我们解读肺腺癌的治疗方法、小细胞肺癌的特性,以及PET-CT筛查在肺癌诊断中的角色。
让我们关注肺腺癌。肺腺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早期肺癌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对于晚期肺腺癌,基因检测成为重要手段。EGFR、ALK、ROS1等基因靶点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方向。令人振奋的是,有一半的肺腺癌患者可以接受靶向治疗,并有望获得显著疗效。对于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化疗和免疫治疗是考虑的选择,具体方案会根据患者的PD-L1表达程度来定制。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小细胞肺癌的特点。小细胞肺癌生长迅速,多发生于中央型肺癌。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容易转移并且转移较早。令人欣慰的是,它对化疗和放疗非常敏感。对于肺癌患者,PET-CT检查是不可或缺的。这项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全身的转移病灶,对于明确肿瘤分期以及制定手术、放化疗方案至关重要。
那么,PET-CT筛查能否诊断肺癌呢?刘医生指出,PET-CT对于8mm以上的病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其辐射剂量较高,因此不推荐作为筛查标准。但如果患者已经确诊了肺癌,PET-CT可以帮助发现转移灶,为准确分析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肺腺癌的治疗方法日益丰富,尤其是靶向治疗的发展令人鼓舞。针对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仍然是一个空白,主要依赖化疗和放疗。目前,诊断肺癌多依赖高分辨的螺旋CT检查,其高分辨率使得诊断更为准确。虽然PET-CT功能强大,但在肺癌筛查方面并不作为首选。
通过刘医生的解读,我们对肺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面对这一复杂的疾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其特点和治疗方式,才能更好地与医生合作,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