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肉瘤的临床诊断

癌症预防 2025-03-31 09:45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小儿骨肉瘤,一种在骨组织中原发的恶性肿瘤,因其能够生成类似骨组织的肿瘤细胞而被称为骨肉瘤。这种病症在儿童骨骼生长旺盛的时期,特别是那些生长时间较长的青少年中更为常见,其中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两倍以上。骨肉瘤最常出现在四肢长骨干骺端,股骨下端是其最常出现的部位,占比超过50%。在其他部位如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也会偶尔出现。

关于骨肉瘤的症状,首先要提的是局部持续的疼痛,特别是在夜间更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局部会出现肿胀或肿块,这些肿块质地坚韧,周围的皮肤温度升高,静脉突出,轻度压痛。有时甚至可以听到血管杂音。虽然邻近的关节不会肿胀,但其活动会受限。在晚期,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保持半屈体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病理性骨折。

除了上述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近侧淋巴结转移,肌肉逐渐萎缩,导致行走困难。全身症状如食欲减退、乏力、贫血、消瘦等也会较早出现。晚期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恶液质症状,如咳嗽和咯血。

骨肿瘤,是发生在骨骼系统的肿瘤的统称,包括良性和恶性。其中,本文重点讲述的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骨肿瘤多发生在青少年,尤其是11-20岁的男性;而继发性骨肿瘤则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

对于骨肿瘤的传统医学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除了药物疗法,还有针灸、气功、药膳等疗法。这些传统疗法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能够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骨肿瘤有不同的称谓,如“骨疽”、“骨瘤”、“石痈”、“石疽”等。对于这样一种恶性疾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认识,以便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