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是一种由金黄葡萄球菌等引发的甲状腺化脓性炎症,常常由口腔、颈部等区域的细菌感染所继发。早在1857年,Bauchet医生首次为我们描绘了这一病症的轮廓。在抗生素尚未问世的年代,AST在甲状腺外科疾病中的发病率高达0.1%,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这种病症已经变得相当罕见,其具体的发病率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资料。
此病症的临床表现极为明显,全身中毒症状令人备受折磨。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出汗、乏力等症状。甲状腺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呈现出弥漫型或局限型肿大的特征,同时伴随着耳部、下颌或头枕部的放射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呼吸不畅或吞咽困难等症状,这些可能是由于神经、气管、食管受到压迫所致。
在体检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甲状腺局部的触痛,颈部活动也会因此受到限制。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甲状腺部位可能会形成脓肿,这时局部甚至出现波动感。整个病情的发展过程不仅令人痛苦,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对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关健。通过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迅速恢复健康。由于该病的罕见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对其的识别和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对于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