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临床诊断有哪些
结肠癌的早期阶段往往隐匿无声,疾病进展缓慢,多数显著症状已进展至中晚期。结肠癌的出现与其他癌细胞的扩散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种结肠癌,其起源可追溯到结肠癌细胞的扩散。
对于结肠癌的临床诊断,我们有多种手段来探寻其踪迹:
1. X光线检查:包括全消化道钡餐和钡灌肠检查。这些检查能够展现结肠的全貌,观察是否有多发性息肉和癌变,为手术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病变最初可能表现为肠壁僵硬、黏膜损伤,随后可能出现恒定的充盈缺陷和肠狭窄等现象。气钡双重对比的效果更佳。
2. 内镜检查:对于大便带血或习惯改变而直肠指检无异常的情况,应定期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这种检查不仅能发现结肠的各种病变,还能通过组织活检明确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
3. 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虽然这种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并非特异,但其值的增加往往与肿瘤的进展有关。在结肠肿瘤完全切除后,CEA值可恢复正常,而在复发前几周会再次升高,对预后、疗效监测和复发预警有一定的价值。
4. B超、CT或MRI检查:这些检查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于判断淋巴和肝转移有一定的价值。它们主要用于了解肿瘤是否浸润肠道,是否有局部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并在术前和术后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5. 粪便检查: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肿瘤M2丙酮酸激酶(M2-PK),结肠癌患者的M2-PK水平是正常人的14倍。这一检测为结肠癌的筛查提供了新的有前途的手段。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常常隐匿,不易被患者察觉,常常被误诊为痢疾、肠炎等疾病。一旦患者出现中毒症状、梗阻症状、腹部肿块等症状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对于无明显诱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如持续性腹泻或便秘、大便频繁并带有脓血、粘液或血便、持续性腹痛、胀气或腹部不适等症状,且一般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