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血液病的认识
癌症诊断 2017-04-22 12:43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在祖国医学这个宝库中,有些记载类似现代的血液病,今日可用它来指导中医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实践。简述于下。
急性的发热兼出血症候,认为与伏邪、温病的某些证候有相似之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后世温病学家称之为伏气温病或伏邪。此乃冬时受寒, 伏而不去即发病;寒邪内郁, 日久化热,至春天阳气开泄,或因风寒触动伏邪,导致爆发。发病急,热势盛,常兼溲血、下血或 衄血等症。此外,温病学说中的温邪、湿热所出现的临床症候, 与急性的发热、出血证候亦相近似;所不同的是急性白血 病患者的血液中绝大多数可见白血病细胞。吴鞠通《温病条辨》云:“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薛生白《温热病篇》云:“温热证,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 走窜欲泄。”余师愚《疫病篇》云: “邪犯五脏,则三阴络莫不和,血行乖度,渗人大肠而便血。”上述论点,指出温邪、湿热均可迫血妄行,损伤络脉,因而在临床出现发热兼出血的夹杂证。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进行性贫血及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与中医论著中的“急虚”和“虚劳”病症有相似之处。《素问玉机真脏 论》云: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 譬圩堕溺,不可为期。”是指发病急而不省人事(相当于脑出血),比喻它如堕崖、溺水,病程极短,迅速死亡。《金匮要略》 云:“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是指患者大失血后,面色枯白无华,出现心跳重、呼吸快等代偿症状,这时候的浮脉,实际上是动脉管扩张,因为是亡血伤阴, 虽然口渴欲饮而非表热,故而是里虚证。
如各种白血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而肝、脾、淋巴结肿大与中医论著中的“症积”、“马刀侠瘿”等症有相似之处。“症” 者,真也,是指有形之症,积于腹中,牢固不动,按之应手。巢氏《诸病源候论》云: “盘劳不移者是积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 “积”者,脏病也,为阴气所结,发有常除,始终不移。 《难经五十六难》云:“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肋下,如覆杯,有头足”;“皮纸积名脾气在未完覆大如盘”;“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肋下,覆大如杯。”实际上,,息贲是右叶肝肿大,痞气是左叶肝肿大,肥气是脾肿大,所以,中医书中的“症积”是指腹腔内实质性脏器肿大,相当于今之肝、脾肿大。《金匮要略》提到了 “马刀侠瘿”。据曹颖甫注文说: “马刀之状,若长形小蚌,生于腋下,坚硬如石”;“侠瘿则为颈项,连连如贯珠。”足以说明马 刀似腋下淋巴结肿大,而侠瘿则为颈前、后淋巴结肿大。
如缺铁性贫血在祖国医学中有很多名称,在宋、金、元时代称为“食劳气黄”、“积黄”、“黄肿”,到明、清时代,又称之为 “黄胖”或“黄病”。
但亦有一些病证,却包括了许多内科疾病和血液病的某一症状,如《血证论》中的脑衄,唐氏称其在临床上“口鼻具出血”, “如衄甚不止,身热脉浮,喘促足厥者,乃气随血泄,阴脱阳亡。 急性再障或慢性重型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以及某些内科疾患,均可发生出血不止而导致失血性休克,终而死亡。历代医学治疗“血证”,各有特长,而以明代《景岳全书》叙述的比较完美。张介宾云:“血虚为热者,以凉补之”;“血有因于气虚者,宜补其气”;“血有虚而滞者,益补之、 活之”;“血有寒滞不化及火不归源者,宜温之”;“血有动乱不宁者,宜清之和之”;“血有涩者,宜利之”;“血有病于风湿者,以散之、燥之。”此外,清代末年《血证论》提出治疗出血的四大步骤,在临床上有一定使用价值,唐容川云:“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以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需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故又益补虚为收工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历代医家在治疗“血症”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禁忌症。如《血证论》云:“失血虚劳,最忌泄泻”,以脾胃败坏,生化无源故也。“血家最忌感冒,以阴血受伤,不可发汗故也。”在今日临床上经常见到血液病患者,往往在感冒或泄泻之后,疾病恶化,或者反复发作。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进行性贫血及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与中医论著中的“急虚”和“虚劳”病症有相似之处。《素问玉机真脏 论》云: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 譬圩堕溺,不可为期。”是指发病急而不省人事(相当于脑出血),比喻它如堕崖、溺水,病程极短,迅速死亡。《金匮要略》 云:“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是指患者大失血后,面色枯白无华,出现心跳重、呼吸快等代偿症状,这时候的浮脉,实际上是动脉管扩张,因为是亡血伤阴, 虽然口渴欲饮而非表热,故而是里虚证。
如各种白血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而肝、脾、淋巴结肿大与中医论著中的“症积”、“马刀侠瘿”等症有相似之处。“症” 者,真也,是指有形之症,积于腹中,牢固不动,按之应手。巢氏《诸病源候论》云: “盘劳不移者是积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 “积”者,脏病也,为阴气所结,发有常除,始终不移。 《难经五十六难》云:“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肋下,如覆杯,有头足”;“皮纸积名脾气在未完覆大如盘”;“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肋下,覆大如杯。”实际上,,息贲是右叶肝肿大,痞气是左叶肝肿大,肥气是脾肿大,所以,中医书中的“症积”是指腹腔内实质性脏器肿大,相当于今之肝、脾肿大。《金匮要略》提到了 “马刀侠瘿”。据曹颖甫注文说: “马刀之状,若长形小蚌,生于腋下,坚硬如石”;“侠瘿则为颈项,连连如贯珠。”足以说明马 刀似腋下淋巴结肿大,而侠瘿则为颈前、后淋巴结肿大。
如缺铁性贫血在祖国医学中有很多名称,在宋、金、元时代称为“食劳气黄”、“积黄”、“黄肿”,到明、清时代,又称之为 “黄胖”或“黄病”。
但亦有一些病证,却包括了许多内科疾病和血液病的某一症状,如《血证论》中的脑衄,唐氏称其在临床上“口鼻具出血”, “如衄甚不止,身热脉浮,喘促足厥者,乃气随血泄,阴脱阳亡。 急性再障或慢性重型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以及某些内科疾患,均可发生出血不止而导致失血性休克,终而死亡。历代医学治疗“血证”,各有特长,而以明代《景岳全书》叙述的比较完美。张介宾云:“血虚为热者,以凉补之”;“血有因于气虚者,宜补其气”;“血有虚而滞者,益补之、 活之”;“血有寒滞不化及火不归源者,宜温之”;“血有动乱不宁者,宜清之和之”;“血有涩者,宜利之”;“血有病于风湿者,以散之、燥之。”此外,清代末年《血证论》提出治疗出血的四大步骤,在临床上有一定使用价值,唐容川云:“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以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需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故又益补虚为收工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历代医家在治疗“血症”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禁忌症。如《血证论》云:“失血虚劳,最忌泄泻”,以脾胃败坏,生化无源故也。“血家最忌感冒,以阴血受伤,不可发汗故也。”在今日临床上经常见到血液病患者,往往在感冒或泄泻之后,疾病恶化,或者反复发作。
上一篇:白血病是由那些因素产生的
下一篇:急性白血病病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