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胆管癌的常规方法
胆管癌,尽管并非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其治疗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相较于其他胃肠道肿瘤,对化疗更为敏感。这种独特的现象可能是由于胆管癌的耐药性以及肿瘤中药物浓度低等因素导致的。尽管进行了MTT检测,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进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药物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大多数病例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Lersch在1997年的报告中指出,单剂化疗的缓解率仅为12%,而联合化疗的缓解率也仅有23%。对于晚期胆管癌的治疗性化疗,常用的药物与其他消化道癌相似,包括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全身或动脉插管给药。由于胆管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动脉化疗可能疗效更佳。
化疗在胆管癌的治疗中还扮演着辅助手术治疗的角色。新辅助放化疗法是一种先通过化疗和放疗缩小肿瘤,然后再进行手术,术后继续化疗和放疗的方法。有研究表明,术前或放疗前进行联合化疗可以杀死大量敏感肿瘤细胞,降低其活力,再用手术或放疗消除残余细胞。这一方案已被用于治疗肝门部胆管癌,通过静脉滴注氟尿嘧啶和肿瘤部位外放射治疗,增加了手术切除率,降低了癌细胞残留率。
化疗还可以与放疗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一些公认的放射性增敏剂,如氟尿嘧啶,可以提高放射性治疗的疗效。分子化疗与放射性增敏在胆管癌细胞的体外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胆管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例如,Minsky使用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联合放疗,并配以适量的照射和腔内放疗,患者耐受良好,3年生存率达到了50%。而术后外放疗和氟尿嘧啶化疗则有助于减少放疗剂量。
尽管胆管癌的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但化疗在其治疗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的出现,为胆管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