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贫血要警惕胃癌发生 胃癌的病因有哪些
近日,一位年轻女子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被紧急送往医院。她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无光泽,头发干枯,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仅为23g/L。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发现她的上腹部有一个明显的包块,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CT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胃癌晚期,肿块已达10cm,腹腔淋巴结肿大,胸腔有积液。这位年仅20出头的女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其实,几个月前她曾因重度贫血到血液科门诊就诊。当时医生建议她进行消化道检查和贫血检测,以确定贫血的原因。她拒绝了医生的建议,认为多吃补品就能解决贫血问题。直到被送往医院,她也没有进行任何检查。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贫血不容忽视。在贫血早期,病人可能会忽视一些不适症状。当医生建议进行消化道检查或妇科检查时,有些病人可能会产生疑惑。有时消化道疾病或妇科疾病可能导致慢性失血,最终表现为贫血。长期贫血的患者更应该积极寻找原因,对症进行治疗。
那么,胃癌的病因有哪些呢?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史以及吸烟等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叠加。一个人存在的危险因素越多,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就越高。
饮食习惯是胃癌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高盐、熏制食品、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品都可能诱发胃癌。除此之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萎缩性胃炎和胃切除术史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也会增加发生胃癌的风险。
高危人群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患者等更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预防胃癌的发生。对于长期存在贫血症状的人来说,也应该积极寻找贫血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只有及早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