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放疗期间进行的皮肤护理

癌症晚期 2025-03-21 20:57癌症晚期www.aizhengw.cn

皮肤反应护理:从Ⅰ度至Ⅳ度的应对之道

在放射治疗的进程中,皮肤反应是常见的副作用。从照射10次后,皮肤逐渐出现干燥、红斑、潮红等现象,这是Ⅰ度皮肤反应,伴随着轻微的烧灼和刺痒感。随着治疗的持续,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进入Ⅱ度反应阶段,此时皮肤会出现暗红、表皮脱落等干性皮炎的表现。在这一阶段,患者仍需继续放疗,同时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缓解不适。

对于皮肤瘙痒,患者应避免用手抓挠,可用手轻拍瘙痒部位,或者外涂冰片、滑石粉等。这些物质既能止痒,又能使局部皮肤干燥,但要注意使用适量,以免堵塞毛孔引发毛囊炎。芦荟虽有抗炎效果,但在放疗期间并不建议使用,因其不具备保湿效果,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皮肤反应可能进一步加剧,进入Ⅲ度反应阶段。此时皮肤出现充血、水肿、水泡,严重时甚至发生糜烂。在这个阶段,宜停止放疗,进行对症治疗。小水泡不宜刺破,若皮肤糜烂,可涂擦龙胆紫。对于大水泡,需消毒后抽出渗液,并保护局部皮肤,同时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如果湿性反应不能及时控制,就会进入Ⅳ度反应阶段,局部皮肤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此时需停止放疗,采取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外用抗炎药膏,感染较重时还需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炎药物。溃疡面积大时,甚至需要植皮修补。

放射性皮炎是放射治疗的常见副反应,但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加强放疗区皮肤的护理,可以确保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护理和医生的专业指导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